nbsp;秦沧领着刘备几人,直接走到了虎牢关下,叫开了关门。
“老六,你来的可真是时候!”张述说道。
“三师兄来的也是时候。”秦沧指了指外面:“我还有要事要谈,收拾残局的事,就劳烦你了。”
打扫残局这种事,老三最在行了。
天还未亮,一盏热茶,两人对坐。
至此,刘备不可能继续跟着袁绍的联军混。
但,是彻底投靠秦沧,还是自此归去,他得做出一个选择。
这关系他手下所有人的前途,也关系他个人的抱负和原则。
两人虽是初次见面,但数言之后,已如相识多年的老友。
刘备对秦沧的认知只有四个字:深不可测!
而在秦沧的看法中,刘备则是:志向极高,韧劲十足!
就是那种甭管自己身处何位,距离目标如何渺茫,但依旧坚定的可怕的人。
这种人,想不成功都难。
这让秦沧不禁有些唏嘘,这是刘备还没起步就被他挖了出来,否则让这厮真去历练个半辈子~
他这样的性格,要让他向人称臣,只怕难之又难!
双方的谈话也相当直接——“玄德已至此处,可愿辅助我铲除奸凶,使天下再度安定?”秦沧如是问道。
“备本幽州公孙部下一假司马而已,若非将军看重,点我上任平原,只怕已和公孙伯圭一同被扫成尘埃。”
“将军之德,备不敢忘!”
“承将军之情,备方得今日之风,但备宁愿披发入山,也绝不敢负义与将军为敌。”
刘备先是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礼。
秦沧端坐不动,坦然受之。
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他已是刘备的恩主,是某种程度上的‘恩师甚至是‘君父。
这一礼,他理应受之。
“然则。”刘备神情认真起来,又带着浅声叹息:“备虽出身卑贱,但终究是高祖后裔,自小也怀有一些短志。”
“备可穷困,汉志却不移。”
“故今日斗胆一问,将军之志?”
到这,刘备止住,满脸期待的看着秦沧。
闻言,秦沧不禁笑了起来。
刘备的态度,和他所想基本没差。
要说刘备对汉室一点忠诚之心都没有,那他是不信的。
他虽然没干过几天正儿八经的官员,基本上也没吃过皇粮……但这种对于一家一姓执念般的忠诚,早已深入人心,不是后世之人可以理解的。
此刻的曹操,尚且满腔扶汉之志,何况刘备呢?
“玄德认为,天下是不变之天下么?”
秦沧一开口,便让刘备面色黯然下去,心头也是猛地一突。
果然,他有覆汉之志。
不过,这难道不正常么?
若有取而代之的能力,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坐得住呢?
岂不见袁家百年忠臣之名,结果却做弑君谋位的勾当?!
海内第一望族,尚且如此,何况秦沧反贼出身,军力还远在袁氏之上?
便是自己换在他的位置上,只怕也忍不住吧!
他不禁有些悲哀的想着,同时答道:“夏商周秦,又为汉家得鹿,此中道理,我也明白。只不过……我等终究是汉家之民。”
“是汉家之民么?”秦沧反问。
刘备愕然:“难道不是么?万民皆为国所养。”
闻言,秦沧大笑:“玄德此言谬矣!自古唯有民养国,未闻国养民也!”
“民养国!?”刘备眉头一拧。
“天子之位,不是上天所赐,而是从民而得。”
“其人身坐陛上,所食所用,民脂民膏。”
“再问玄德,是民养国,还是国养民?”
“一朝天子,一家之国,若不能取利于民,自当革新亦或再立!”
“又何来道理,既让他吃百姓的,又让他祸害百姓呢?”
“玄德若盲目推举一姓之国,而不行革新再立之举,是忠于汉、还是害于民?”
秦沧一番话,让刘备瞬间哑口无言。
许久,他方才苦笑道:“早听说将军昔日在望九楼上舌辨群儒,今日方知厉害……备心服口服!”
“所以,将军之志,是再立一姓了!?”刘备直接道。
秦沧反而笑了:“谁说的?”
“难道不是!?”刘备再次懵了。
“哎。”
秦沧叹了一口气,他痛苦的捏了捏眉心:“玄德你说,天下以天子为首,这种制度便是正确的吗?”
刘备听得心惊肉跳:“莫非将军想推行上古之政?”
“自然不是。”
“那将军有什么万世而安的高见吗?”
“万世而安?”秦沧再次失笑,摇头不止:“只怕万世之后的人,也拿不出这么一个万全之策啊。”
“不过,我倒有个想法。”
刘备整理仪容:“备洗耳恭听!”
“权力一旦失去束缚,就如脱缰野马,为所欲为。”
“帝位传承,逢明君则善,逢昏君则恶。”
“天下世家、豪强,时间一长,便利益纠葛,积重难返,便是偶有明君登位,也难以扭转大势,此为弊病根源。”
“所以我想,若是有一种力量,完全凌驾于帝位、世家、豪强等等之上。”
“此等权力,有一公正者完全掌握,独善于利益体系之外。”
“但见不公,即刻出面,将其摧毁、革新,是否就能避免大乱呢?”
听到秦沧这番堪比洗脑的话,刘备眼睛发亮:“所以,将军打算保留汉室,但您要做那股力量?”
“汉室能否保留,我也不知道,得看他们自己争气与否了。”
秦沧摇头:“但成为这股力量,我觉得可以一试。”
沉思片刻。
刘备再度抱拳:“备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秦沧含笑点头:“善!”
第318章 敢问将军之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