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
这两个条件,很快乔家的乔婉儿就答应了,在热河的三座塔村正好有几个商铺位置是乔家的,这几个商铺乔家送给他。
曹三喜到了商铺,没有多想谋生计当然不能忘了正在吃苦的老百姓,让老百姓吃饱饭,这是他穿越过来的梦想。
为了让热河三座百姓能够吃饱饭,先开了一家豆腐饭,解决当地普通百姓吃不起饭的问题,没有钱的百姓可以抵工钱。
到了关东热河县三座塔这里,短短十来天,成了这里的风云人物。
他给豆腐坊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生玉坊,取这个名字主要是让这里老百姓明白,没有吃的来这里讨口吃的,解决生计问题。
豆腐坊做得风声水起,赚不了钱,侯婷成了生玉坊的豆腐西施。
来这里时间快一个月了,虽然已经在热河县三座塔立了家,可这样下去,他有些担忧,毕竟来这里是救大明的,按这种方法救明只能救一个村,可大明毕竟是一个国啊!
为了赚钱,他做好了棉甲样品,很快通过了大清的测试,这种棉甲能够有效的抵挡大明火器的攻击,清多福典当铺给了他大把银子让他赶制棉甲。
为了赶制棉甲,他从乔购买棉花,铁矿,又号召村里男女老少都来打工赶制棉甲,不过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做些手脚,棉甲的重要位置被木板代替了,做成了一些劣质棉甲交了大清,这样做出来的棉甲可以以假乱真和样品差不多。
这一波下来可谓赚得盆满钵满,清军收到棉甲正准备回家备战,大明的一个噩耗传了过来。
闯王李自成围京多时,正打算攻城,而皇上明思宗朱由检也慌忙颁布勤王令,吴三桂正缓慢的北上勤王。
这天正好是三万件棉甲交付之时,多尔衮带着马队亲自来取货,曹三喜一看,这不是自己半路救的那中年男子吗,哎真是命运弄人,要不是自己知道历史,清朝闭关锁国毁了华夏的话,自己肯定铁定跟着大清干。
取棉甲这天,多尔衮笑了起来,他一边笑一边说着:“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大军机会来了,哈哈……就算没有棉甲我们也能打败李自成。”
曹三喜明白,清军收集一批鞑子部队,这些部队一直怀恨大明,一直被大明追着打,一点生存空间都没有,迫不得已投入大清被接受,东征朝鲜立下赫赫战功。
而摄政王多尔衮又亲自训练正白旗,统领八旗军,一支强大的骑兵唯一惧怕的就是大明的关宁铁骑和神机营。
闯王李自成围城时,曹三喜慌了,他知道皇上要被气得吊死在煤山上,那样的话大明真的就完了。
围城的闯王李自成目前实力庞大,毕竟得了民心,各路组织攻城部队将近一百万,不过闯王亲自率领的部队约十万左右,大家纷纷起义主要是奔着口号去的,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得民心。
穿越过来的曹三喜很清楚,这家伙光说不做,破城之后就忘记承诺了,不值得信赖,而且他的手下鱼龙混杂,唯利是图。
为了赶紧北上救帝,他特意安顿好妻子侯婷就在三塔村经营,一个孤身骑着黑马,快马加鞭往京城赶。
第8章 热河发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