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稻谷收割,于婉于妙也都上学去了。
但是,每天放学后,她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放牛和放鹅。
将牛放到田埂上吃草,鹅放到稻田里吃掉落的稻粒。然后,一群孩子一窝蜂玩开了。
看到谁家红薯地或者花生地已经翻动起过了,他们就可以拿着铲子开始“盗花生”“盗红薯”了,这里的盗不是偷,是捡拾别人遗漏的。
一群孩子,在松动的土里,这里挖挖,那里找找,忽然挖到一个漏网之鱼,就会开心喊起来,“我发现一个!”小伙伴们都会围上来羡慕的看着,然后又四散开更卖力的搜寻了。
可能半晌都找不到几个,可是孩子们的快乐更多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发现的惊喜。
转眼又来到了中秋节,今年的中秋节和国庆是连在一起的,孩子们都放假在家。
于海夫妇今天特意赶个早集,买了不少肉和骨头,今天就来个红烧肉和骨头汤吧。孩子们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几回红烧肉,现在家里条件好多了,以后要多做几次给他们吃。
宋氏看到于海夫妇买回来这么多肉,自然笑脸相迎。
于婉姐妹几个心思可不在这吃上面,今天晚上火把节。每年火把节,村里孩子都会和邻村孩子比赛,看哪个村的火把又大又亮,可惜他们村从来没赢过。
这不中午吃过饭,几个孩子就在屋门口人手一个长竹竿,又抱来一捆草,把草拧成麻花状,一圈圈缠绕在竹竿顶。正绑着,王伟、王敏、李飞、二胖、三丫等一群孩子就来到于婉家门口,每人都拿着木棍、旧布条、稻草等,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怎么绑更结实,燃烧更旺。
没一会,孩子越聚越多,都拿着火把在于婉家门口打闹,惹得宋氏一阵白眼。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下来,于婉忽然想起来什么,悄悄去厨房拎来了宋氏的煤油桶。然后小手一挥,大队人马,人手一杆,像揭竿而起的士兵一样,都冲向了村中心打谷场了。
打谷场中间都空着了,只是四圈还留下了秋收的一堆堆稻草。
看到隔着村口大马路,对面村庄的打谷场还没有人,孩子们一窝蜂跑到草堆上玩起来了。
一个个从这个草堆跳到那个草堆;又把高的草堆当滑滑梯,爬上去又滑下来;又扯起草来打草仗;没一会高草堆变矮草堆,本来一个个分离的草堆,变成了连成一片的小草堆了,打谷场一片凌乱......
这时候突然有人喊,“隔壁村有火光了!”
只见所有人匆匆滑下草堆,各自拿好自己的火把,一骨碌跑向村口大路上。于婉给每个火把都加上了煤油,然后一个接一个点起来,加上煤油的火把就是不一样,燃烧的很旺,明显比对面火把多也比他们的亮。
于小圩的孩子们沸腾了,高兴得拍手喊着,“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每个人拿着火把笑着,跑着,转着圈,打打闹闹。然后一起排成一列纵队在马路上奔跑,远看好似一条长长的火龙。
最后,又都去打谷场抱稻草,在大马路上点燃了一堆堆稻草,火光冲天,孩子们围着大火嬉闹叫喊着。
终于,火光把村里大人们惊着了,只听见打谷场方向有人大骂,“哪个兔崽子把我家草垛翻成这样!”
孩子们哄笑着一窝蜂跑开了。
等大人们赶来,只看到满地冒着热气的火把棍子,还有一堆堆燃烧未尽的稻草。
村口大路上传来了一阵又一阵大人们的责备声......
第二天,于婉起床,听到厨房里宋氏的大骂声,“哪个瘪犊玩意儿把我煤油当菜油吃了吗!”
于婉笑而不语,幸好昨晚有宋氏的煤油,否则他们还真赢不了!
第四十一章 秋收的喜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