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里。
这一片片火红色,给凄冷冬季里的小镇,增添了一抹祥和与喜庆。
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熙熙攘攘穿梭在各类小贩中。这让于婉第一次感觉,这山中小镇怎料还有一丝繁华?
一行人穿梭在人群中,有说有笑,相互提醒要买的过年食材和用品,当然家里小卖部有的就不需要买了。
最后几人来到卖衣服铺面,于海夫妇在家里就商量过了,除了他俩,今年给三姐妹还有于芬都买新衣服,给孩子们太爷爷和爷爷奶奶也各买一套。
于婉觉得没必要,一家子都穿新衣服太招摇,本来村里眼红的人就多,她们仨去年做的袄子都还是新的,还可以穿。
“妈妈,我不要新衣服,去年的袄子和鞋都是大半新的了,我就买条裤子就行了。”\t
“妈妈,我也只要一双鞋就行了。”于妙看到于婉只要裤子,虽然她很喜欢新衣服,但是三妹都没要,她怎么好意思要了。
“妈妈,我啥都不需要,去年的都能穿了。”于娟也笑着说。
范氏点点笑笑,眼圈发红,孩子们真是太懂事了。虽然他们家挣了一些钱,可是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能省就省吧。
于芬自然什么都不要买。可是范氏和于婉姐妹仨坚持给于芬从头到脚一身新衣服。
于芬在老李家过得很是辛苦,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现在落得如此境地,更要打扮一新,不能让其他人看扁,更要让自己新年新气象。
接着又给太爷爷,于志文和宋氏各挑了一身新衣服。
年二十九,于海夫妇提着一大篮子年货,带着于芬和于婉来到老屋。这是于芬自于婉家架梁后第一次登门,也是于海夫妇硬拽着过来的。
太爷爷和于志文看到于婉一家过来很是开心,拉着于婉直夸她聪明,显然他们肯定听说了于婉期末考试又是年级第一。
于海将一篮子年货放在堂屋桌子上,“爷爷,爸妈,这是我们给你们的一点心意。上面是你们过年的新衣服,下面是香烟,糖果和肉,过年也用得上。”
“你们自己过好年就行了,一大家子刚盖房子,又没地,还有于芬,不容易,以后别花这钱。”太爷爷直摆手。
“老三,以后别乱花钱,自己好好过日子。”于志文憨厚笑着,最吃亏的儿子能想到他们,他心里已经很开心了,这老三最厚道。其他俩儿子,一年到头也不见一分钱的东西送给他们。
“你们说的啥话?儿子孝顺老娘的,怎么不能收呢?我养他三十多年容易吗?”宋氏小眼睛瞪向于志文,随手就把篮子拿到房里去了,没一会把那套新衣服穿出来。
“瞧瞧怎么样?”宋氏眉飞色舞。
众人自然一顿夸赞,宋氏小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太爷爷和于志文又开始关心于芬,问东问西,于芬勉强笑脸回应,一屋子的气氛还算融洽。
末了,于海夫妇让年三十都去于婉家过节,并且给了宋氏100元过节费,宋氏喜笑颜开。
年三十,太爷爷带着于芳早早到于婉家新屋串门了。于芬带着几个孩子还有于芳,一起忙着贴对联,挂红灯笼,试新衣服,准备明天早上“拜年”用的口袋。
“拜年”是于小圩过年风俗。年初一早上,大人们相互串门问好,孩子们手里会拿着口袋挨家挨户拜年,主人家会给每个孩子口袋里放上糖果、瓜子或花生等,很是热闹。
于海夫妇和太爷爷厨房里忙个不停,只听厨房里“刺啦刺啦”不停歇的炒菜声。
一家子忙前忙后,笑声、打闹声、炒菜声,还有弥散开来的肉香,萦绕在整个新屋上空,久久回荡。
宋氏和于志文、于洋卡着饭点也来了,范氏张罗了一桌子好吃的,宋氏笑得合不拢嘴。
小山村里,鞭炮声此起彼伏,辞旧迎新的时刻到来了。
一大家围坐一桌,说说笑笑,此刻,氛围挺好。
看着眼前如此祥和的新年气象,于婉面带喜色,可内心却难受了。
另一个世界,她的家人如何呢?
第五十三章 过年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