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
“嗯?”
“你还记得我的军籍在哪吗?”
我问齐修。
“啊这,我早忘了啊。”
齐修抓抓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记得给你登记的是我们老家的一个表弟,他也当兵了,不过是水军,在渤海水师当差,军籍在在总参谋部那里,户部和兵部绝对查不到,放心。
齐修给我打保证,不过我奇怪的是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还真有一个表弟,那不是他瞎编的吗?
“你是不是又升官了?”
“没有啊,还是队正,不过是回到原籍而已。”
“我的编制在你那里,是不是说我也得跟着你回河北去?”
“对,我们现在都归河北都指挥使司,说来,我们来的时候,几百个人,回去的时候,几十个人。”
齐修摇摇头,苦笑一声,来的时候,大营从太原府出发,两千多人浩浩荡荡,旌旗飘展,回去的时候,仅剩六七百人,得胜归来却犹如残兵败将。
一路前行,进了山西地界,气候顿时就上升了三四度,毕竟塞外不似中原,又在路上花了三天的时间赶到太原府。
终于,在第三天下午,路上匆匆的吃过午饭之后,走了没两小时,远远的就能看到太原府的城墙,高大宏伟,大明的国旗飘扬在城头上。
城门口无数商贩与农民在进城出城,赶着马车和板车,我依稀能透过大门看到里面的繁华的集市。
走到离城门约四五里地的样子,一支骑兵小队出城迎接,经过查验后,太原府的人为我们安排好了住所,一个大大的营房,在这里住一晚上,第二天我们就要坐火车回真定。
在大床铺上铺上被子,这间房子住着我和齐修两个人以及另外两个同行的队正和总旗。
今晚是大家住在一起的最后一晚,过了今晚,每只部队都会回原来的辖区,这支部队大致由三个省的民兵部队拼凑而成,分别是河北,山西,和陕西的民兵部队。
虽然是叫民兵,可是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不逊于正规军队,有的完全就是乌合之众,幸好我们这里都是民兵中的精英。
“行了,终于回来了,走,我们去城里玩吧。”
齐修收拾完东西高兴的对我说。
“行!”
我略微思考了一下,战前繁华的花花世界,自己都没怎么享受过,可得抓紧时间了。
我和齐修拿上在阿娇家拿的便服,将厚军装穿在里面,外面套上便服,非常暖和。
我在从包里拿上几十块银元,守备赏赐的五百银元发了下来,以及我擒敌有功,单独赏赐的两百银元,再加上十一月的六块军饷,我的积蓄已经有三百多元了。
吴峰在一旁看到后也急忙跟上来,由于他在作战中的英勇表现,他也升任小旗,赏赐二十元。还有分配到的八块,再加上存下的十几块的军饷,他也是一个小小的有钱人了。
时间都已经进入十二月份了,大雪早就在太原下过来一场,但此时的雪早已经化掉了,地上全是积水。
我和齐修穿着军靴,牵着马,再加上一个吴峰,走在路上piapia响,城门正中是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十匹马都能并驾齐驱,两侧还有两条窄路,分别对应着两个小门。
我们从一侧的小门进城,因为担心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们把武器都放在了
第三十七章,大明日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