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中。
春风吹着人的脸,温暖舒服。
阳光暖洋洋的洒在湖面上。
小岛上学生们笑着看着到了岛上的萧寒等人,纷纷围上来,和萧寒说话,请教萧寒如何作诗。
前来参加诗会的学生都来到了小岛上。
萧寒作为这些学生的学长,起到了主持作用,他对着周围人群道:“我们现在开始诗会,各位师妹师弟,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拿出来分享,总之就是让这次诗会开的成功。”
学生们议论纷纷,提出来各种各样的意见。
萧寒道:“我先给各位讲讲如何作诗,以及作诗的规则,有的师妹师弟知道,有的不知道,静下来听我讲。”
岛上学生逐渐平静下来,看着萧寒,等待萧寒给他们讲如何作诗。
萧寒看着周围学生,道:“作诗要有基础功底,多看书,不光看《诗经》,还要看当今国学大师的诗,还有世上流传的比较好的童谣。诗句出自日常生活,点点滴滴都是诗句。诗是诗人内心的情感迸发,面对事物的感想。有人面对汹涌彭拜的长江,会发出来‘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哀叹,有人看着夜空星尘,会吟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佳句。”
这些学生都崇拜的五体投地,有的学生听了萧寒的讲授之后,拿出来自己早就做好的诗句,现在又修改的诗句,让萧寒指点。
萧寒一一给他们指教。
有一个学生自认为是写诗的好手,不服气,写了一首诗,“鹅鹅鹅鹅鹅,曲径向湖泊,白毛浮清水,红掌拨一拨。”向萧寒请教。
萧寒指着这首诗,道:“修改一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不是更好?”
这个学生立刻修改了过来,弯腰施礼,道:“学长真是天才诗人,学弟敬佩的五体投地。”
萧寒和这些学生相谈甚欢,非常快乐。
看看到了中午,学生们肚子都饿了,萧寒道:“我们在岛上野炊。”
萧敏问道:“岛上没有可吃的啊,要不派人去食堂打饭。”
萧寒道:“不用,你们捡木柴生火,我在湖中叉鱼。今天中午我们在小岛上烤鱼吃。”
萧寒找来一根长长的树枝,用小刀子削尖了树枝的前端,制成一个长矛,去小岛边上,看见附近石块水中有青花鱼,鲤鱼,还有鲫鱼,水草中藏着草鱼。
许多学生站在萧寒周围看萧寒叉鱼。
萧寒举起来手中的长矛,刺入水中,提起来的时候,树枝前端多了一条金红色的鲤鱼。
学生们都高兴的喊叫着,纷纷学着萧寒样子,制作出来长矛叉鱼。
萧寒把插到的鱼扔到岸边,让他们开膛破肚,清洗了鱼,用树枝穿了,放在火堆上烘烤。
不多会,萧寒就插上来许多鱼。
这里的鱼儿受到了惊吓,都跑远了。
萧寒又去了别处。
小岛上冒起来一堆堆的烟火,数条淡水鱼在火堆上散发出来清香的鱼腥味。
郑小雨跟在萧寒身边,帮着萧寒叉鱼,她兴奋的从水中插上来一条大头鲢鱼。
书院食堂派人送来午饭,几个男生划船去对岸接了带回来。
学生们开心快乐的坐在石块上,凉亭里吃午饭。
吃了午饭,萧寒又带着师妹师弟在湖中划船作诗,告诉他们作诗需要灵感。
第30章 西湖诗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