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操场边的花坛边缘,再踱回到教室。刚坐下,正好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陆续跑回来。没人留意他,好像他从没出去过教室一样。
还有最东边的那个篮球架,高征宇最强烈的记忆是,一双新买的透明浅蓝色塑料凉鞋,被他遗忘在那里。直到放学赤脚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才想起今天是穿着母亲新买的凉鞋来上学的。可是习惯了赤脚的他(那年月山东农村的孩子大多如此),下课后走到篮球架下,就把鞋子脱在了那里。也不知当时他在想什么,上课铃声响起,他赤脚走回了教室,直到下课也毫无觉察。
所以,在家门口徘徊了好一阵子后,少年高征宇迟迟疑疑地推开了飘出阵阵葱花炝锅香味的家门。那香味是他家独有的,与别人家真的不一样。高征宇到现在只要稍微一想,鼻子里就是那温暖的味道。在这样的味道下,少年高征宇不可能在门外坚持太久。
他对母亲说:“妈,我把新鞋丢了。”
“啊,什么?”母亲停下锅里搅动的锅铲,似乎没听清高征宇说什么。
“嗯,我把新买的鞋丢了。不过,你别打我,我今年夏天不再要鞋子了,你就当我有鞋穿。”
等高征宇一股脑把话说完,母亲看了看赤脚站在自己面前,时刻准备她一旦动手就逃掉的儿子,哭笑不得。对早已不耐烦提醒他穿鞋的母亲来说,索性就让他赤脚好了。
带着时断时续的思绪,高征宇斜挎着轻便的书包穿过操场,向马路对面不远处的煤矿办公大楼走去。
说是大楼,其实就是一幢三层红砖混凝土砌成的,比较典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常见的建筑。大楼背靠国道南边的土岭,楼的四周是一人多高的红砖围墙,正面是一扇双开的粗铁管框的大门,刷着银粉的铁丝编花焊在门的边框上。抹着灰色水泥的门垛上方,横挑着四个大红灯笼。现在的颜色还很鲜艳,那是春节刚过去不久的缘故。进到院子十几米就是的大楼正门,伸出的雨搭上面矗立着“欢度春节”四个大字。
高征宇进得大楼门厅,来到收发室窗前,陪着小心,向收发室里一个穿着蓝色中式上衣,正和旁边人聊天的中年妇女问道:
“阿姨,矿保卫科怎么走?”
“一楼左边,把头最后那间。”中年妇女头略向左偏了一下,算是指引了。
保卫科,做为章邯岭煤矿安全保卫和综合治理的职能部门,以前在高征宇眼里几乎是和派出所一样的存在。一般人来这里,都会比较忐忑。但对于“好孩子”高征宇来说,尤其经过了昨天站前警务室的经历,对它的神秘感降低了很多。
高征宇道过谢,转过收发室,来到走廊的尽头,在挂着保卫科门牌的门前停下,伸手在半敞开的门上轻轻敲了三下。
“进。”门里一个声音回道,略拖着尾音。
第10章 煤矿子弟学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