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清泪,已经顺着高征宇的眼角悄然滑落下来。外堂屋的谈话还在继续着,但此时,高征宇已经下了决心。
高征宇是昨晚回来的。
平日里住校,一个月才能回来一趟。除了从母亲手里拿生活费和学习开销,懂事的高征宇唯一能做的,就是帮父亲干活。
看着日益操劳略显驼背的父亲,高征宇知道,哪怕自己干不了多少,也可以略微减少一些父亲的劳累。虽然短短的一两天,但高征宇觉得自己必须这样做,心里才安。
这次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他的心是忐忑的。
小时候,高征宇经常听高凤山讲老家的故事,令其印象深刻的是家族里的两个荣耀。
一个是战斗英雄高长瑞,带领游击队在胶东的罗山上抗日,后来牺牲在解放战场上。
再往前,是道光年间祖上出了一个榜眼,进士及第的匾额,至今还珍藏在族辈的一个叔叔家里。
高凤山时常对高征宇说,现在的考大学,就像当年的考举人、中进士一样。如果能考上大学,就是中了举人,家族里每个人脸上都会有光。
哥哥高征民与他的性格截然相反,活泼好动,自小喜欢和伙伴们打闹玩耍,对学习不甚感兴趣。所以,高中没毕业,早早就琢磨着闯社会。这不,浇完地,就匆匆的被几个伙伴叫走了,说是要倒腾什么港衫赚钱。
看着哥哥远去的背影,高征宇心里明白,家里考大学的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在他的肩上。如果今年能顺利的进入大学,不仅圆了父母的梦,也是对去年自己放弃中专录取,埋头苦读一年的回报。
可面对眼前的报到通知,父母会怎样看呢?
夜幕低垂着,星星布满了天空。远离了城市的灯光污染,章邯岭的天幕仿佛更低,星星也格外的多、分外的亮。矿山宿舍区,零零落落地几个门户的灯光还在亮着。院子里不知名的虫儿,不知疲倦的鸣叫着。
已经入睡的高征宇此时不知为什么醒了,也许是外屋隐隐约约的谈话声,或者他心里有事,一直就没睡踏实。
“我说孩儿他爸,你说这事该咋办,你倒是拿个章程啊?”高征宇母亲的声音。
“你问我,这次我也是左右为难呐。”高凤山压低着声音。
随后是炉钩子透火的声响。听那持续的不规则的吱吱丝丝的响声,炉子上应该还坐着那把装满水的铁壶在烧着。
“要我说啊,还是让二子继续念。他的成绩一直不赖,要不是英语拖后腿,去年就上了大学了。看今天二子的心思,虽说是征求咱们的意见,但我寻思着他还是想考大学。毕竟耗费了这么长光景,搁了谁也不甘心啊!”母亲轻声说道。
接着是高凤山的声音,“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家就他爱看书,成绩又好。你看老大,每天不是喇叭裤就是港衫的,戴个蛤蟆镜,就想着出去混。也不知他能不能混到钱,考大学是指望不上他了。好在二子有这个心,咱们好歹有个指望。”
母亲接口道:“是啊,你们老高家,说甚也得出个大学生啊!这样回老家,咱就能在亲戚朋友们面前,直起腰板走路不是。你闯关东这么多年了,好歹供出个大学生来,也算不白出来一趟啊!”
“那倒是。不过,这倒
第25章 围炉夜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