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食堂的伙食[1/2页]

青春躺不平 结草成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着礼堂里面传出阵阵洪亮的歌声,高征宇忽然觉得胃里发空,伴随着一阵阵的收缩,那是没吃饱的信号。
      对于干部培训班的伙食,高征宇是满意的,甚至可以说是满足的。
      这次干训班报到体检时,一米七五个头的他,体重却只有五十七公斤,那是因为,除了每次回到家里的饭桌上,高征宇几乎在学校就没吃饱过。现在的干训班,米饭、馒头的主食管够,更不要说每餐都会有一道有肉的菜。
      初中走读,高征宇像所有同学一样,是自带午饭。每天中午,他几乎是最后一个去茶炉房,取走放在茶炉顶上靠炉顶温度加热的饭盒。
      那上面,几十个饭盒堆积在一起,是早晨上学时,带饭的同学将书包里的饭盒交给烧茶炉的工人师傅,围着烟囱逐个摞起来的。偶尔有同学不小心弄开了他的饭盒盖,就会看到高征宇日常的伙食。
      一个厚厚的玉米饼和一块黑红色的芥菜疙瘩咸菜,孤零零的躺在铝制的长方形饭盒里,偶尔盖回去不及时,上面会落着星星点点的煤灰粉尘。
      上了高中住校,食堂里的伙食,比起家里带的饭,明显好了很多。
      高征宇虽然家在郊区农村,但按照户口属性划分,矿区职工家属算是城镇户口。在那个年月,这意味着很大的优越性。
      城镇户口俗称大红本,有粮食关系。这个粮食关系指的是,当地粮食管理所可以为该家庭的成员每个月供应的粮食份额指标。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没有粮食关系或者超出指标,是没办法买到粮食的。
      不仅平时的口粮如此,就连矿区附近供销合作社或者城里国营商店食品柜台里面摆放的饼干和糕点类食物,没有粮票,单纯用钱,是断断买不到的。
      一般情况下是几毛钱加上四到六两粮票,才能买上一斤此类食品。因为要占用粮票,不到年节或者款待家里重要客人,一般家庭是很少买那些糕点的。所以,为什么少年高征宇有一个愿望,是长大后挣了钱买上一堆饼干吃个够呢。
      粮票,只能用粮食指标里有多少可供购买的存粮换取。没有粮食关系或者存粮,就没法换取粮票,对应的是一斤粮食指标,换一斤粮票。
      而粮票,还分地方粮票和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只限当地(一般是省级范围)流通,跨越省界,无法使用,目的是为了控制省际之间的基本粮食流通。
      如果私下流通,当时有个入刑的罪名,叫做“投机倒把罪”,前文高征宇的父亲因为倒卖木耳,就差点被打成此罪。而全国粮票顾名思义是可以全国流通的,这在那个年月,是比金钱还要金贵的资源。
      但也有一些例外,就是针对没有粮食关系的群体,粮票可以用粮食兑换。极特殊情况下粮票可以购买,前提需经过严格的审批。除了单位的介绍信和情况说明,还要受指标的控制。
      即使你有很厉害的关系或者可以“走后门”买到粮票,价格也是铁定的。
      高征宇记得地方粮票的价格在一角七分到一角八分一斤,相当于粮食所一斤大米或白面的价格。全国粮票需要二角五分一斤,那是黑市偷偷交易大米的价格。即使价格高,这种粮票也几乎没有什么富裕指标可供使用,全国粮票,需要单位的介绍信,证明是跨省出差,才能购买。
      所以,当一个人出门离开居住地,不带口粮又没有粮票,铁定会吃不到粮。
      类似高征宇这样的城镇户口的同学,从矿区粮食所起出粮食关系转移到学校食堂后,学校食堂就可以凭借这些粮食关系,在附近的粮食所里购买粮食了。
   &n

第29章 食堂的伙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