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 姜汉杰小组[1/2页]

青春躺不平 结草成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征宇有点心疼,倒不是他多么渴望吸到那烟,他实在是知道吴秋颖摁在烟缸里的那支,足有半斤玉米面的价值,或者可以买到一支货真价实的奶油冰棍。
      “姜哥,你真能捉弄人。”
      吴秋颖一见,不由得笑嗔道:“人家小高都说了不会,你还非得让他抽,又不是什么好习惯。”
      说着,吴秋颖站起来,走到高征宇跟前,伸手拿走了他手里的烟。
      “别、别,没事,我正想学学呢。”
      高征宇说着,刚想拿回烟来,吴秋颖已经麻利地将烟摁在桌上的烟缸里。
      高征宇有点心疼,倒不是他多么渴望吸到那烟,他实在是知道吴秋颖摁在烟缸里的那支,足有半斤玉米面的价值,或者可以买到一支货真价实的奶油冰棍。
      说道奶油冰棍,那曾是高征宇小时候的奢望。夏天,每次进城来新华书店里看书,即使天花板上的吊扇不停地转,屋里也像蒸笼一样难耐。
      每当这时,他会到对面那个国营临城饭店门前,买上一支三分钱的白冰棍,那是由糖精混合着水做成,便宜清凉。而奶油冰棍足足要五分钱,他经常都是看着别人从旁边的那个暖水瓶里,买走那种乳白色、质感很诱人的奶油冰棍,想象着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对于姜汉杰手里的“大参烟”,高征宇知道它的价格。官价一盒是八毛一分钱,若想购买还需要有烟券或者批条。不过,一些有门路的人,可以在出口转内销的友谊商店里买到,价格是一块一毛钱。这在当时几乎是最贵的烟草了。
      作为家里的小采购员,矿上发放的各种菜票、肉票、烟、酒票,都是经过他的手换成商品买回家的。父亲高凤山又偏爱烟酒,劳累之余喜欢喝两口,抽上几支。所以,高征宇对烟草的价格是如数家珍。
      他清楚的记得社会上流行的一句顺口溜:省中华,市牡丹,一般干部迎春烟。说的就是当时不同层次的人,吸相应价格的烟。
      省级干部抽“中华”牌,带过滤嘴的七毛两分钱,无过滤嘴的六毛钱;厅级、市级干部喜欢抽的“牡丹”烟五毛一分钱;一般人抽得最多的“迎春”烟两毛八分钱,同样档次的还有“大前门”三毛八分钱、“大生产”三毛两分钱,那时,普通人如果能常吸这个层次的卷烟就很“贵族”了。
      高征宇记得父亲早前经常让他买的“握手”烟是一毛五分钱,“蝶花”烟两毛钱,偶尔也会买几次“大建设”两毛三分钱。
      被割尾巴那段时间,高凤山的烟变成了九分钱的“金葫芦”和八分钱一盒的“勤俭”烟,后来干脆就买蛟河旱烟叶自己卷了。所以,吴秋颖摁在烟缸里的那一支烟,足足值高凤山的半盒烟钱。
      另外,高征宇接姜汉杰递过来的烟,也有顾及姜汉杰面子和尝试应景的双重想法。
      姜汉杰的身份,毕竟是自己的实习老师,从他一进门的气场来看,这是一个豪爽性情的汉子,高征宇想尽快建立两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而吸烟,矿区子弟学校课余时间的操场边和墙根下,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有淘气的学生尝试了。好学上进的高征宇,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在这低龄的烟民队伍里。
      但他知道,从现在开始,或许该补上这一课了。将来的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人际交往,抽烟喝酒的技巧,只是一个纽带和工具,他不能不去掌握。
      何况高征宇很羡慕吸烟的那种派头,那姿势看起来很有男人气,拿现在的话讲,就是很酷的样子。加上人参烟盒明晃晃的商标,也实在是诱人,他也渴望一尝,看看究竟是什么能让诸多烟民津津乐道。
      没想到,这点刚萌起的念头,就这样被吴秋颖熄掉了。
      姜汉杰见烟没让成,转身拿过一个盖杯,要给高征

第43章 姜汉杰小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