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学校读书。”高征宇准备一搏。
“嗯,是,很好!可想来我们学校读书的人很多,转学是有规定的,我们凭什么接收你啊?”李老师的口气有些冷峻。
“老师,我、我、我学习好啊!”高征宇结巴了半天,突然自信满满的答道。
“啊,哈哈哈哈哈。”李老师听到这个回答,先是一愣,紧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她看了看旁边的两位老师,“这个理由,这个理由似乎站得住脚。啊,哈哈哈哈!”
那两位老师,也看着高征宇笑了起来。
其中一位戴眼镜的男老师笑着说道:“呵呵,这么自信?你这孩子挺有意思啊,这是我听到的最理直气壮的理由。”说罢转向李老师,说:“这个学生有点意思。”
“嗯,学习好?学习好能有多好,我倒要看看。”
李老师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的儿子大不了多少、稚气未脱的同学,心里突然涌起一丝爱惜。
“既然这样,那就给你一个机会。”
李老师转向身边的那位戴眼镜的男老师说道:“张老师,上学期各科的期末考试空白卷子还有吗?”
“有,各科都有。”张老师道。
李老师随即说道:“嗯,这样,您去叫初二几个科的任课老师过来,找一间教室,测测这个孩子。”
“好的。”张老师随即招呼高征宇:“你跟我来,这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儿啊!”
就这样,高征宇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分别把数学、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的考卷答了一遍。
答完题的高征宇来到教导处门外等候。
教导处内,几个老师正围着教导主任交流着。
“从数学卷子上看,这个孩子素质不错,除了一道题扣了3分,一个步骤少写了以外,其他都答对了,这个成绩在我们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是数学老师的评价。
“语文也不错,文言文部分没有一处错误,作文时间虽然略紧,写的也很有文采。”这是语文老师。
随后,其他科目的老师陆续表达了认可的看法。
“这么说,看来这个学生还真不错。”李老师看着卷子说道,“稍后我和校长说说,看能不能留下这学生。正好咱们这个学期开始分快慢班,就让他去二年级的慢班插班吧。”
就这样,高征宇成了十六中学二年级慢班的一员。
转学终于成了,但每天上学的路程,对于高征宇来说却是个不小的考验。
十六中学距离章邯岭煤矿,国道的距离是十多华里,虽然通郊线汽车,但时间和金钱都不允许高征宇这样选择。他只有一个办法,走路。
如果沿国道走,单程需要一个半小时。除此之外就是一条乡土小路,穿过三个村庄和两道深沟,可以节省半小时。
虽然小路近了一些,一旦下大雨,深沟里河水泛滥无法穿行。但每次穿村过庄,最令高征宇恐惧的是——村里的狗。
对于这些散落在村里各个角落的狗,高征宇实在没把握。
偶尔运气好,可以顺利穿过三个村庄。大多数情况下,高征宇越是小心翼翼,背着书包像夹着尾巴的狗一样做温顺状,越容易被狗狗们围攻。
说不上是哪条狗看见他不顺眼,或者正赶上某只狗狗不顺心,只要有一只狗冲着他吠叫,那就坏事了。全村的狗狗都会和他做对,围在他的身边,不远不近吠叫个不停。胆子大的狗狗,甚至向前冲刺几步,然后猛然刹住,冲着他狂吠不止,仿佛高征宇是它们的公敌一般。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高征宇都异常紧张,生怕哪只狗狗真的冲过来,攻击他的下半盘。
高征宇自小就喜欢狗,家里的大黄狗是他的成长伙伴,但这里的狗好像不知道这点。
他知道狗通常喜欢仗着人势,只在自家院子门前吠叫,将威胁赶出势力范围即可。个别的狗狗会有攻击性,会扑咬生人。
这时候,他能做的一是保持警惕,最好手里有个棍子之类的防身;二是尽量不去主动招惹攻击性强的狗狗,不能弯腰或用棍子吓唬,那样会招来更凶猛的攻击;三是加快脚步脱离狗狗的势力范围,但绝不能跑,一旦跑,会引来狗狗的追击。
还有更紧张的,一旦第一个村子的狗狗开始吠叫,后面两个村子的狗狗就会接力。好像它们之间有联防语言。
但如果第一个村子能顺利通过,后面两个村子,往往也很少有麻烦。
当然,遇到好心的人家,见到狗狗吠叫一个背着书包的学生,多数会喝住自己家的狗狗。但对其他散狗,村里没有统一的控制力量。
所以,每天的上学放学,高征宇要经过两次这样的考验。
后来,高征宇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上学赶时间走村里捷径,放学走国道大路,正好可以边走路边看书,免得与狗狗斗智斗勇。
说起走国道,高征宇偶尔还有一个福利——搭顺风车。这个顺风车可不是汽车,运气好的话,可以搭上一段马车。
当年的国道上,城郊之间往来的,有很多马拉的大车。
有时是三匹,中间辕马,两边套着两匹骡子,这种是载货较多的重车。有时是单匹辕马驾车,这种是快车。
赶牲口的车老板坐在辕马的左侧,右手举着鞭子,偶尔挥动一下催赶牲口,马匹会加快脚步,这时车体会随着马的跑动节奏上下颠簸。
趁着马车经过自己身边,高征宇会悄无声息借着车的颠簸,一掀屁股,坐在马车后面的车板上。
遇到集中注意力赶车的车老板不被发现,高征宇会被车带出一大截。有些不情愿或者对他这类蹭车学生保持警惕的车老板,马上会感觉到车身的重量变化,及时回头喝止甚至用鞭子驱赶。
虽然十次有八次被驱赶,但高征宇还是对与车老板的斗智乐此不疲,反正没什么本钱,大不了不让坐车呗。
除此之外的福利是高征宇会被骑着自行车的同学招呼着,顺路带他一程。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听着耳旁呼呼的风声,除了对这位同学的感激,高征宇更是对他脚下的自行车充满了羡慕。
他希望能有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为此,他在很早的时候,借助仅有的几次接触邻居家自行车的机会,用“斜里掏裆式”学会了骑行。
现在,对着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擦拭着光洁的车身,摇动脚蹬,听着齿轮的沙沙声,任车轮带着风声在支起的车架里快速转动,高征宇的心里充满了满足感。这是他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望,这种满足感令他无比的充实。
第53章 心仪的自行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