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青萝卜、大白菜之类的又铺满了菜园。房东头的那口自打水井,源源不断地灌溉着园子里的一切。
高凤山每天下班后,都忙于侍弄它们,精心的打理使这片菜园郁郁葱葱。
红黄橙绿的姹紫嫣红,地里、枝头、架上硕果累累,“岭下那个姓高的山东棒子会种菜”,在附近的一带生产队都出了名。
满园的蔬菜里,最令高征宇惦记的是西红柿和黄瓜。
眼看着开过花后,果实一天天渐大,每次去屋后的半露天厕所路过时,他都会忍不住蹲在秧子下面端详一番,暗暗计算着时日,抢先在它成熟的那一刻,把它摘下来,送进自己的肚子里。
这些可以生吃的蔬菜,第一口总是令人期待的。
看着那几个最先结果的西红柿,向着太阳的一面由青涩慢慢地开始泛红,琥珀色的柿皮下面,隐隐透着成熟的籽粒轮廓。
高征宇往往等不及完全成熟就会把它摘下来,在背心上略一擦,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汁水甜中略酸,黄的汁、绿的籽、泛红的沙瓤顺着嘴边喷溅出来,流满前襟。
而对于满架的黄瓜,只盯住最先结瓜的那颗死守,可能会失算。
不知什么时候,其他秧子上会突然冒出几根更茁壮的瓜条来,争先恐后地赛过被看好的那根。
尤其是刚下过雨后,翠绿的瓜条顶花带刺,在阳光下泛着珠光,分明就是一种无声的诱惑。
摘下来‘咔嚓一口,新鲜黄瓜的清香,瞬间盈满了唇齿,萦绕在四周。
吃完回到屋里,任何一个人都能立刻判断出:“你偷吃黄瓜了吧?”
不过,有一种情况例外。
黄瓜临近罢园时,架子上最大的那几根是断断不能摘的,对此,高征宇有过教训。
那年仲秋,高征宇觉得有几天没去地里转悠了。
那天,他走到菜园深处,在秧架上发现了几根又大又胖的黄瓜,枯黄的叶子已经遮挡不住硕大的瓜体,表皮已经泛黄开裂。
他觉得奇怪,怎么这里会有这么大的黄瓜被忽略了呢
?他顺手摘下一根,咬了一口,觉得有些酸,皮老籽硬不好吃,就扔到一边的土篮子里了。
结果,第二天,高凤山发现了这根丢掉的黄瓜,问孩子们:
“是谁把我留做种的老黄瓜给摘下来了,满园子那么多黄瓜,你们不吃,单单吃那根老黄瓜干什么,又不好吃。”
高征宇暗暗吐了吐舌头,没敢吭声,从此再也没摘过老黄瓜种。
高凤山家的房子南面是个缓坡,这片坡地被改造成了葡萄园。
高征宇不知道父亲从哪弄来的葡萄苗,有巨峰、玫瑰香、红宝石。这些枝枝叉叉的小枝苗,根部被土壤包裹着,移栽到已经施好肥的园里,在每个秧苗下的环形坑里浇足水。
高凤山又买来一些水泥,倒模做成电线杆子状的柱子,上面拉上铁丝,搭起了简易的葡萄架。经过两年的精心侍弄,翡翠伴着琥珀色的葡萄,爬满了架子。
这前后园子的收获,仅靠高凤山一家人是吃不完的,即使忙不迭的吃,也仅能消耗菜园里的极少一部分。
高凤山的目的是把这满园的绿色,换成贴补家用的收入。
高凤山对于每天下班后担着满担的蔬菜,到山下摆摊换成花花绿绿的钞票,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虽然是大老粗,但高凤山一直关心时事。
通过听戏匣子里不断的广播,明显感觉这几年的风确实在变。
他从一开始对包产到户的不理解、观望,觉得那是违背了老人家的主张,担心过一阵子又要运动变回去。
听得久了他就琢磨着做些什么,最后下决心非要坚持退掉矿区宿舍,自己盖这么一处带前后园子的房子。
他的目的就是借着政策的放开,能依靠这前后园子,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和以前偷偷摸摸搞些副业相比,高凤山对现在能光明正大地摆摊很满足。
不过,有一点,包括高征宇在内的孩子们对他颇有微词,为什么最时令的蔬菜刚下来,要先拿到山下去卖,不让自己家先吃呢?
高凤山言辞切切地对孩子们说:
“早吃晚吃,还不是吃。再说,这些东西你们又不是没吃过,晚几天吃没什么大不了的,趁着刚下来的新鲜劲,能卖个好价钱,一斤能卖平时好几斤的钱呢,谁不图吃个新鲜呢?”
第109章 自家的菜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