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又要带你蹭吃蹭喝了。”李灏晗邀着季衍明走,十分有自知之明地先去买了鱼肉再买了礼品,准备登门拜访向家。
他们边走边聊,李灏晗突然问道。“能给向二妹妹求个恩典吗?她之前是参与了溧阳县腮腺炎的救治,又发明了口罩,整个村庄也是因为她带头基本没有损失。”
季衍明挑眉。“那确是善举当得赏,但是恩典的话运作一番也不是没有,你不要做太大的期盼。”平头老百姓得功名总是要比世家子弟来得艰难的多,尤其向琬还是女子,善易,封赐却是极难的。
“你说的话我怎么不放心呢。”李灏晗却是不担心,虽他不太懂那些弯弯绕绕,个中门道,但季衍明是宰相之子,又是太子伴读,光把这名头摆出来打通关节就极为容易了。“算是我承你的情了。”
“倒也不必。”季衍明摆手。“确是那向姑娘行了善举,行善事者得赏,行恶事者得罚,世间的道理本应如此。”
他们在前面骑着马儿倒很是轻松,广来则远远地跟在后面并不探究他们说了些什么,且马儿背上驮了李灏晗买的东西,他就乐得慢慢悠悠地走。
向琬把先做好的这批肥皂,用向春生新雕琢的章子盖在肥皂的宽面上再用小锤轻轻敲击,两行小字就刻印在了肥皂之上,她本是想加些花叶的,但是又恐不够灵动反而好心做了坏事,尤其是她打算让向成彬把这些送给他的同窗和先生,一是能在县学过得更为轻松些,一是在文人间打出自家肥皂的名声。
这次回县学读书之时,向琬是打算让自家爹和大伯一块陪着大哥哥去的,家里的银两都备好了,足够他们能够在县里租间铺子好做这铺子的生意,而自家其他人还是在村子里继续做肥皂保证这条生意链的维持,最最重要的是多赚些钱能去隔壁州府买些米粮。
今年这水灾还是需要买些米粮的,更何况过些时候上缴粮税,有钱哪怕是现在上涨的米价也是能接受的,她预想过朝廷回来赈灾,把层层贪污剥削的可能抛去,整个江州人也不少,现今种植技术约等于没有,完全是丢到地里听天由命的,长不长的出来都是个问题,基于以上因素,就算来了赈灾的一应东西,分到每个人手里估计也就是不饿死的地步,更可能是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了。
向琬却是不太愿意的,想当初刚来时吃了一段时间的掺了糠麸的米饭,环境使然,她忍了,水灾之后又开始吃了她也忍了,但是要吃整整一年,她是绝对不能忍了,哪有日子越过越回去的道理?
小姑娘还在想着除了肥皂自家还能鼓捣些什么,自家的工坊怕是要废了,各家的豆子倒是收了还能磨了豆子做些豆制品,但是红薯这类的就完全收购不了了,因为其他人都需要用来果腹,除非是用大价钱才可能收购,可这样做的利润就变得微薄了。
这日曹氏把家里人叫来。“要不我们把工坊里的人解雇掉几个人,不然这活变少了,我们赚的也少了,支出却是不减。”
第84章 家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