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江湖郎中[1/2页]

行走民间的那几年 卖书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风徐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今天不用上课,放假一天布置考场。为了迎接明天的高考,打算除了吃饭一整天呆在宿舍学习或者和同学聊天。不知不觉坐在床上已经一个上午了,揉了揉脖子和饿到发慌的肚子,现在无聊等待同学带饭回来。
      突然想到昨天买的那些书,我倒要看看那位老者葫芦里卖什么药,翻开那本江湖郎中编写的书,数了数页数不多只有六十多页,纸张的颜色略有发黄,这些纸质也有点厚且粗糙,估计是有点年代了,正反两页也写满了蝇头小字,首页潦草写着五个大字“江湖郎中录”。
      简单的看了二十分钟左右,原来以前的江湖郎中是民间的一种医病之人,也称“草泽医人”。行走在江湖的又兼通医术的能人,为人一般都是不图利益,而且是深藏不露,不喜欢与他人争名夺利。
      不过现在的江湖郎中大都成了贬义词了,无证行医、唯利是图,往往打着有什么秘方的幌子,最常见的就是祖传秘方和宫廷秘方,有了秘方就能行医,就能帮人治病,就能救人于水火之中……摇了摇头没再想这个。
      这本书内容记述着一位郎中行走民间时临床经验和驱鬼画符之法,比如将咳嗽分为风寒、火、劳、肺胀、火郁、痰六类,咳嗽声嘶者,辨为血虚受热,用青黛、蛤粉、蜜调服。久嗽风入肺者,用鹅管石、雄黄、郁金、款冬花碾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留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再如驱鬼,柳枝打鬼法,正所谓:柳枝打鬼,打一鞭矮三寸。但柳枝又分为山上的柳枝和河边的柳枝,山上的柳枝为阴邪之物,是招鬼用的,而河边的柳枝才能打鬼,大概因为河边的气息是最能使得柳条发挥效果的。
      我阅到此处,不觉血涌,喜不自禁,哈哈大笑起来,难道是我走了狗屎运,待学会这本书就可以斩妖除魔、匡扶正义、悬壶济世了,想想都觉得是天将降大任于吾也。
      我如痴如醉阅读下去,翻其中有一页介绍到一些民间忌讳,如:床帐夜里要合起来,帐眼如天眼,可以驱鬼避邪;搬家换新房时,带上家里的狗或者小孩子一起去看房,如果狗不叫孩不哭说明房子比较好,没什么问题,但进去后狗狂叫不止,孩子一直哭闹,说明房间里可能有不干净的东西,不要去住等。这些我父亲在我小时候也提过,当时我是这样以为的。
      睡觉把床帐合起来,那是因为有蚊子不然第二天全身都是大包,而第二个则是那是因为你们都跑了,留着狗或小孩子一个孤零零,能不急得叫啊哭闹吗。我父亲听了之后也是哭笑不得,认为我还是个孩子不懂,摸了**的头说:“对对,或许这个说法更能让你接受。”
      这里有关于那老者送的另一个东西,虎撑。是江湖郎中挑东西的用具,又可以作防身兵器。传说是

第3章 江湖郎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