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当摆在门头上。
那徐嬷嬷见了,惊讶的说道:“公子,您怎么将我们园子的名字换了?”
锦宁看着头顶的匾额,满意的点点头,“本公子是‘祥瑞,区区‘和园,怎么能装得下,我换个门头,说明这里易了主人,也好让左邻右舍都知道,这里不一样了。”
那徐嬷嬷一阵唏嘘,看向锦宁,眼中带着几许赞许,还有几分担忧。
锦宁自然察觉到了问题,但她不想追问,这个园子有故事,只不过,现在,还不是让她知道的时候,她也没有心思追问,现在,她最关心的,是她能不能在大周活下去。
换了门头匾额,送走了木匠师傅,一切恢复平静,小院子也多了几分人气。
锦宁看看几人,吩咐道:“望秋,去把布头取来,小瑜,我昨天在后院晒的桂花,都取来。”
“是。”
“是。”
两人应声,去取东西。
锦宁对徐嬷嬷道:“徐嬷嬷坐,以后我们就可以在院子吃饭、做活了。”
徐嬷嬷走过来,看着这小院子,激动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晃,她手上轻轻抚摸着这刚刚搬来的木头桌子,不住的点头,“真好,真好啊...”
锦宁微笑着看着徐嬷嬷,知道她这是与小瑜两个苦了太久了,这屋子里简陋的连把正经的桌椅都没有,她为园子添置的这些东西,对她们来说,都是珍惜的物件。
望秋和小瑜取了东西回来,放到了桌上。
锦宁看着眼前的一切,满意的点头,“开工,做香包!”
小瑜听了,高兴的直拍手,“真没想到,公子还有如此心思,将我们园子里唯一的好东西用上了,这样,我们做了香包就可以卖钱,赚了银子,以后就不用过的那么辛苦了。”
望秋笑着道:“是啊,还是我们公子聪慧,想到这个法子,以后,我们还可以做些其他的东西去市集上卖,只可惜,你和徐嬷嬷是罪奴身份,不能不出做买卖,之前辛苦你们了。”
小瑜连连摇头,“不辛苦,小瑜和徐嬷嬷有罪在身,受罚是应该的,如今,祥瑞公子住进来,已经是我们的福分,这以后,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是不是徐嬷嬷!”
徐嬷嬷满脸开心的笑着,“是啊,是啊,一定会更好的...”
主仆几人一面说着,一面拿起针线制作起香包来,只可惜,他们手里只有桂花这种一个原料,所以,只能做些简单的香包,但几人都是勤快的,又都是针线好手,一天下来,竟然将所有拿回来的布头,都做成了香包,足足上百个。
*
第二天一早,锦宁便带着望秋,两人背着一袋子香包,去了市集。
这大周的市集真是热闹,做生意的小摊子,一家挨着一家,占满了位置,她们两个第一次来,根本找不到空位。
最后,两人只好在市集的尽头,找了一处,放下东西,摆好了摊子,望秋便学着她们在大锦市集里见到商贩们,叫卖起来。
“卖香包喽,又香又甜的桂花香包!”
望秋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这里是市集的尽头,已经错过了人群最多的地方,虽然,市集两边都会有人群前来,但这西边路口,明显就要少上许多人。
望秋喊了好一会儿,也没招呼来几个客人,而且,多是看看就走,费了好大力气,才卖出去三两个。
第22章 买卖,要想办法赚钱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