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说有症状吗,没有,可是一到那个点,就好像对其他事情都提不起兴趣。“\n  邹琳说,“那你还做研究呢。“\n  周汉芳说,“那个不一样。“\n  邹琳说,“有什么不一样?“\n  周汉芳说,“这个是报效国家,为国出力。“\n  邹琳说,“也要集中精力啊!“\n  周汉芳说,“是,只要想到为国效力,哪怕现在去死,也心甘情愿。“\n  邹琳说,“高尚的境界?!“\n  周汉芳说,“不,是感恩。我们每一个灾区人都会有这种情结。不是党和国家,灾区什么都没有了。存活的人,也可能漂流四方,无家可归。“\n  邹琳说,“原来这样啊。不过,芳啊,我给你说,我要说的这个男生,真的很优秀。他是我家那位的校友,人大毕业生,同系不同班。毕业后,我那个去了最高法,他去了最高检。”\n  周汉芳说,“检察官?”\n  邹琳点头。\n  周汉芳说,“叫什么?”\n  邹琳微微一笑说,“朱骏。”\n  周汉芳吓一跳说,“什么,朱军?”\n  邹琳说,“骏,骏马的骏。你想哪去了。”\n  周汉芳笑说,“我以为同那什么主持人同名呢。”\n  服务员将火锅和火炉一齐端了上来,放在桌子中间。另一个服务员将她们点的菜肴放在一只塑料支架上。又将一些调料摆放桌上说,“自已看着放吧。”\n  就走了。\n  二人开始将菜肴放锅里。然后各自挑调料到小碗内。\n  邹琳看了一眼窗外说,“外形呢,不用说,比我们家吕天津还帅。只是个子没我们家高。”\n  周汉芳说,“你家吕天津多高?”\n  邹琳说,“一米八准。”\n  周汉芳说,“我才一米六八呢。”\n  邹琳说,“比我矮一分。我一米六九。不过,我给你说,他因稍瘦,显得高挑。他一米七七。”\n  周汉芳说,“那么巧?”\n  邹琳说,“什么意思?”\n  周汉芳含笑说,“我说,同我前面那个,一样高。”\n  邹琳沉思说,“你说你高中那个班长?”\n  周汉芳说,“我震后恐惧症,主要还是放不下他。”\n  邹琳沉吟说,“这件事吧唉,怎么说呢,根据你的介绍,他应该也是很优秀的。问题是,南北各方,何况他又是那么个情况。怎么走到一起呢!”\n  周汉芳说,“我想,搞一个两房一厅,将他接过来。”\n  周汉芳忽然悲观地说,“假如实在都顾及不到,我,我,”\n  邹琳有些惊讶地看着周汉芳。\n  周汉芳忽然流出了伤心的泪水。\n  邹琳说,“怎么啦,这是,本来是好事,怎么勾起你满腹的伤感呢?”\n  周汉芳说,“我在人生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遇到他。他呢,本身的确也很优秀。假如不是那场大地震,他也许就坐在这儿,你我的身边。以他的成绩,考个北京某大学,一点问题没有。”\n  邹琳说,“不就少一只腿吗,他可以上北京的啊?”\n  周汉芳说,“可以,他父母考虑到他出行不方便,改在成都,家里人随时可以照顾他。后来在成都三年,都是他妈在学校照顾他。”\n  邹琳说,“他现在做什么?”\n  周汉芳说,“理科好。但喜欢画画。高考成绩放榜,他考了五百多分。按照分数,可以填报北京理工大学,可是,在他父母的要求下,改报了省大,学了美术。他爸妈说,他的腿不方便,坐在家里做做画,估计还不错。”\n  邹琳说,“他爸妈怎么不考虑儿子的理想前途呢?”\n  周汉芳轻叹说,“连命都不保,还谈理想前途!实话对你说,经过那场大地震的人,与没经过的,哪方面都不一样!这是真的!”\n  邹琳点头说,“我信。”\n  火锅的汤水开始沸腾起来。\n  邹琳用勺子搅拌一下,说,“边吃吧。”\n  周汉芳却没动。看着邹琳夹了一块马铃薯片放进她的碗里,忙说,“行自已来。”\n  邹琳给她夹两块,才给自己夹了一块。然后放到碗里,开始吃。\n  周汉芳看邹琳吃,才拿起筷子,夹起那块马铃薯,放进嘴里。\n  邹琳看周汉芳说,“明年就是汶川大地震十年。十年都过去,莫非,还不能忘掉?”\n  周汉芳目光凝视着火锅一端,没有做声。\n  少顷,才动情说,“那种经历,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n  邹琳抬起头,有些吃惊地望着周汉芳。\n  周汉芳看着她,再次证实似点头说,“真的。”\n  邹琳又给周汉芳夹块羊肉卷,和两块马铃薯片,说,“芳,我说,这个结——即使是死结,也一定要跨过去,你才二十多岁,今后日子长着呢,就背着这么个重的负担,怎么办?”\n  周汉芳说,“你不知道,我比别人多一道心事,那就是,我当时被救出来,是用一位解放军护士的生命换来的!所以,我更欠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份情!”\n  上大学后,她在地震前后的基本经历和过程,都陆陆续续地告诉过邹琳。然而,即使告诉,但别人理解还是不一样的。因为别人毕竟没经过那种生离死别的现场!\n  所以,尽管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周汉芳无法解去这些情结,而邹琳却不大理解。\n  邹琳说,“这两年,去重庆吗?”\n  周汉芳说,“我从日本回来——准备上班了,去了一次。我在护士姐姐坟前足足坐了一小时。看着她,什么话也没说。”\n  邹琳说,“她的丈夫呢?”\n  周汉芳说,“施医生再婚了。女方是他们军医大学的护士。之前同护士姐姐是同事。姓柳,施大哥告诉我,她当时也参加了秀川的地震救援。只是不在县城。”\n  邹琳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确。”\n  邹琳说,“芳,你不答应。但可以找个机会见一下。”\n  周汉芳沉吟说,“再说吧。”\n  邹琳说,“嘿,再说?定个时间,就明天,行不行,明天人家正好有假。”\n  周汉芳说,“过一阵吧。”\n  邹琳才点头说,“那好吧。”

第32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