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闹就是父亲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前放一次鞭炮,午夜守岁零时再放一次,再是次日早上起床后放一次。三次鞭炮,意味着新年开始。山里人过年没地方去,无非亲戚朋友串门。到大年初三四,会相约到山外的镇子上走一趟。有条件的如有摩托车的,可能会上县城逛一下。可他们家,尤其是她和弟弟,从没享受过那样的福利。因为父亲不会骑摩托车,家里也没有。中小学年代的过年,增加了一道邮寄明信片环节。同学之间玩得好的,互寄明信片。花钱不多,却承载着小小的友谊。此后就是手机年代,把一切过年的友谊礼节灌输到电子祝福的环节中。别说,一个小小的过年习俗,彰显着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变迁史。如,像成都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为了环保,过年已经禁止了燃放烟花炮竹呢。
下班的路上碰到方志新。方志新一口很白的牙齿,要是夜里看到,特别显眼。他是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毕业的,平时见到周汉芳和高致,都很客气。毕竟,在学术界,还讲一点名气的。可惜,方志新这些年也没做出特别的成绩。他的妻子是一家附中的老师,平时早出晚归。寒暑假又带孩子回了娘家。所以周汉芳经常碰到方志新一个人,他也多在食堂里吃饭。
方志新看到她,便说,“今年过年回老家吗?”
周汉芳便摇头说,“我妈妈他们很快来我这,我今年就不回去。“
方志新显得很热情说,“是吗,那太好了。啥时候到他们?”
周汉芳说,“可能明天就到了。”
说了两句,就各自方去了。
回到住处,准备收拾一下房间。
头两天没时间收拾房子。明天他们要来了,再不收拾说过去。正好利用晚上的时间。
她至今都不大会收拾房子。无非就是扫扫地,再用拖把擦拭一遍,然后抹擦一下桌椅板凳等。她有点忙人的懒慵,也有某些知识分子对家务的不屑一顾,总之,每次收拾房间,就那三道工序:扫,擦,再用清水擦拭一遍地板,就觉得没事可干。于是,赶紧洗,然后拿着一本书,开始在阅读中进入梦乡。这就是她的特点。
假如只是母亲和弟弟,她完全可以在自己住处打地铺。可是吴芳是第一次来北京,她想让吴芳开心一些,于是在门口一家旅馆订了一个房间。反正不过住几天。假如食堂开饭,依然可以吃食堂。
准备睡觉。手机却响了。竟是一个很久没见的电话号,她便是远在西安的金玉喜。
周汉芳带着好奇心按下手机键,金玉喜那大嗓门就扑过来,“科学家,还没休息吧?我想你们这种人,肯定不分昼夜的。”
周汉芳说,“真是,这个时候给电话,换做别人,我肯定不理。”
金玉喜一声长叹说,“刚听蜀生说,你过年不回家。本指望领他上你家串门,让你审视审视。看来泡汤了。“
周汉芳说,“领他,他谁啊?“
金玉喜说,“实不相瞒,谈了三四个,这个算妥。覃建国,西安人。一重型工业企业工程师。毕业于西安交大,比我高五届。我的学长。因为企业就在我们区,我们区去年搞了一次感动长安的先进人物评选,他入选。我当时在评选办,就认识了他。一来二往,就被他俘虏了。“
周汉芳说,“不错,利用工作便利。“
金玉喜笑说,“缘分,不是利用。“
周汉芳说,“多久了?“
金玉喜说,“小半年吧。容慢慢细讲。对,不说我,我今天是想说你,听说你们两个一会说合,一会说散,到底搞啥子?”
周汉芳笑说,“他快结婚了。我向他祝贺!”
金玉喜说,“我又听安梅说。说你同陈鹏那个了。心里很矛盾。咋搞的,这么多年。搞捉迷藏啊。”
周汉芳说,“好了,不说我了,对,蓉蓉过年结婚。晓得吗?”
金玉喜说,“也是刚听说。好啊,看到同学一个个都找到自己的幸福,我挺惬意的。”
周汉芳说,“那你也抓紧吧。”
金玉喜顿时叹说,“然而我到现在都不大相信,你们之间,怎么可能分手了呢?”
周汉芳笑说,“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可能。”
金玉喜说,“那随他。你又不是没人要。对吧。那你赶紧找一个。”
周汉芳说,“好,不说了。你看多少点?”
金玉喜爽快说,“很晚是吧,那你休息吧。改天再聊。不打搅你了。拜。”
“等等,秦建国!”因为秦与覃的汉语发音同样,所以周汉芳搞不清姓覃还是姓秦。
金玉喜笑说,“我就晓得,你会说秦,不是秦始皇的秦,是一个西字,下头一个早字。科学家,你查字典。“
周汉芳就笑。
第133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