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2章 擢升二级,颁授国光!万般荣耀加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2页]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吴未的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至于接下来的会议。
      基本上也就是会战总结。
      总结经验,而后提出改进措施。
      并且简单的通报了一下西北制造总局现如今的各主要武器装备弹药的产量。
      捎带着长治兵工厂的现状。
      “目前,我二战区下属两个主要兵工集群产业,西北制造总局,以及长治兵工厂目前已经步入正轨。”
      “西北制造总局的产业升级计划,截止到本月已经完成百分之四十,六五枪弹产量稳步提升现月产量已经达到八百万发,七九步枪弹产量也已经达到了四十万发。”
      八百万,四十万。
      第十四集团军的将领们暗自皱眉。
      他们用的基本上都是汉阳造和中正式。
      用的是七九枪弹。
      而六五枪弹主要供应的是六、十三、八十八三个集团军。
      如果初步完成换装的情况下。
      或许会多个第五集团军。
      可他们十四集团军又不会换装西北兵工厂的六五式步枪。
      嘴巴上说是二战区供应。
      实际上产量差距这么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怎么让人服气呢?
      嘈杂声响起,众人议论纷纷。
      曾万钟也看向了楚云飞的方向。
      一时间有些疑惑。
      这和楚云飞所承诺的,差距甚远。
      楚溪春旋即接着补充道:“根据美国人专家团队拟定的相应生产计划,未来两个月之内,六五枪弹的月产量将会固定在八百万发,七九步枪弹产量将会提升至六百万发,以及机枪弹月产量将会达到三百五十万发。”
      “这个数值预估会在产业升级计划完成后,攀升三倍以上,年产量各口径子弹当在一亿八千万发左右,基本满足战区作战所需。”
      一亿八千万!
      别说下面的这些将领了。
      就连楚云飞自己都惊讶的不得了。
      一旁的方立功遮掩着自己的嘴巴,小声询问了一句:“钧座,是真的吗?”
      要知道,按照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记录的数据。
      一整个抗战时期,拢共生产的弹药数量也才四亿。
      楚云飞眉头微皱,轻轻的点了点头。
      可以做到。
      但必须是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之下。
      丢了大半个江山的情况之下。
      1941年,美国设备进入,工厂全部复产完成,进行了规模化生产,那一年的弹药生产峰值是九千一百万。
      现如今的整个二战区的弹药产量,可以说是民国三大兵工厂:第21厂(重庆)、第11厂(巩县迁长沙、后迁重庆)、第25厂(南京迁重庆),另外在加上广西柳州兵工厂、云南第53厂(昆明)等等地方兵工厂产量的总和。
      不过。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
      目前西北兵工厂生产枪弹使用的原料依赖的美国援助和进口。
      主要依赖的就是滇缅公路,以及少量的苏联援助。
      目前苏联暂无意再度提供援助的情况之下。
      滇缅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3839年这个时间点。
      工厂因为内迁重新建设导致枪弹产量基本上处于一个腰斩的状态。
      39年开始恢复规模化生产,勉强年产量达到六千万。
      如果滇缅公路畅通。
      且进口铜材合格的情况下。
      整个国民政府的弹药产量将会迅速提升。
      加上西北制造总局,以及长治兵工厂未来规划的产量。
      在40年内,预估年产量加起来至少会有两亿发。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直观一些的话,用现如今国民政府麾下的三百万国军部队来进行计算。
      所有的对日作战部队,都会得到一次十足的弹药补充。
      加上他们此前所拥有的弹药数量。
      勉强可以组织起一场全国性质的大反攻所需弹药。
      这种大反攻。
      并非冬季攻势的那种形式的反攻。
      在39年冬季攻势
      很多非嫡系主力部队。
      平均枪弹不足十发。
      根本得不到什么补充。
      很多时候那些战功赫赫的部队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将领强多少。
      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拿到为数不多的补给。
      枪弹充足、装备优良且借助有利地形的情况之下。
      日军战术素养再高,官兵素质再高。
      也不可能打出太好看的战损比。
      这也就是对峙时期的常态。
      而随着兵工产业的完善,只需要确保滇缅路畅通的情况之下。
      不需要苏联人出手。
      靠中国人自己,都能够将小鬼子平推下海。
      楚云飞以及一众将领们均有这样的自信。
      然而。
      楚溪春给他们的惊喜不仅仅只有这些。
      他等待一众将领们激烈讨论完毕之后,接着道:“预估年产六五步枪数量为三万支,中正步枪数量一万八千支。”
      “仿捷克式ZB26轻机枪六点五毫米口径版本数量为一千六百挺。”
      “五十毫米掷弹筒数量年产量为:3600门,专用掷弹筒榴弹数量为:五十万枚。”
      “六十毫米迫击炮预计年产量为一千二百门,炮弹十五万发。”
      “八十二毫米迫击炮预计年产量为四百门,炮弹八万发。”
      “支援武器的产量会随着规模效应以及产业升级完毕之后再度提升,但受制于原料于原材料供应,目前军政部军工署正在加紧与美国人签订新的原材料进口协议,预计年前即可敲定。”
      “所以诸位,陆军整理计划不是夸海口,亦不是空谈,此乃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群策群力之结果,此乃国策!”
      楚溪春掷地有声,一脸的自信。
      这种自信,瞬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是啊。
      就像此前楚云飞承诺的那样,不会让“老实人”吃亏,绝不辜负每一个为国为民者。
      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郭寄峤猛然起身,挥舞起自己的右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XX主义团结起来!”
      楚云飞默默起身,混杂其中,只是转头对着黄百韬说道:“掷弹筒的数量其实可以生产的更多,但调整了生产战略之后的长治兵工厂将会匀出一部分的产能用于生产滑膛迫击炮,我准备先装备你的部队,打造出一支样板部队出来。”
      “这其实也是为了堵其他人的嘴巴,这一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楚云飞的声音不小。
      黄百韬站在其身旁自然是能够听清楚的。
      “钧座,我此前和十八集团军方面,要不要找个机会同他们接触一下.此前毕竟各为其主,所以战场上难免刀兵相见。”
      “这件事情,你还是不要多谈,没提及就当没发生,之前我同十八集团军那边聊过。”
      “我们的敌人有且只有日本人,自始至终我们的枪口绝不转向中国人。”
      “在战场上,就都还是一个战壕的弟兄。”
      “当然了,他们也是一样。”
      黄焕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钧座。”
      长治兵工厂的产业规划做出了调整。
      西北制造总局那边并不打算仿制大口径迫击炮。
      而是继续选择生产60毫米晋造迫击炮。
      确保小单位支援火力的配比。
      八十二毫米迫击炮预估在三个月内完成试制。
      并且开始批量生产。
      107毫米这种口径的重迫击炮。
      则是继续依赖进口,以此维持战斗力。
      因为装备的总体数量不多。
      所以对于大局而言,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影响。
      会议颇为顺利,圆满的结束。
      刚刚走出会场。
      准备与众人寒暄的楚云飞,就看到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外那被卫兵阻拦的美国将军。
      史迪威此时略显狼狈。
      裤腿上面还有污泥存在。
      不知道什么时候抵达的二战区。
      至少到目前为止。
      没人通禀到长官司令部。
      否则也不会放任他一个美国人到处乱窜。
      楚云飞示意了一下方立功之后,旋即迈步走了过去。
      卫兵见到楚云飞过来之后,急忙立正站好。
      “史迪威将军,许久不见。”
      史迪威说着还算流利的北方官话:“楚长官,方参谋长,很久没见面,你们最近好嘛?”

第412章 擢升二级,颁授国光!万般荣耀加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