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老汉若是懂得一些文化,几乎可以当得了说书先生。只不过自小大字没学过一个,看懂书本是不可能的。林玉松便经常从外面找一些“精彩的很”的书回来,捉着他的两个儿子读,他则在一边摇头晃脑地听,乐在其中。自然,读书的任务就落到了老二和老四头上,农闲的时候,逮住个空隙,二人定是要被执拗住读书的。虽说老二上学最多,老四小学还没毕业,但通过打小读书识字,在加上聪明和机灵,老四懂得的知识和文化却是最多的。
当然地,这本讲刘邦和项羽的书林青照也是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念过几个来回的。书里面的情节,除了他爹之外,就他最清楚了。青苗这会看这本书,毕竟还是对很多东西充满疑惑的,她知道小哥对这本书熟之又熟,便叫了一声:
“哥,过来帮我看一下!”
原来青苗刚看到刘邦还在沛县的时候,不知道刘邦的这个同乡“雍齿”怎么念。青照开始解释起来:
“雍齿,读‘拥,这个人,和刘邦是一个地方的。背叛过沛公好几次,最后还是给封了侯。这家伙很坏,坏起来就和那刘长善一样!”
青苗不敢出声地笑了一会儿。青照看着妹妹在笑,脑海中忽然划过一道闪电:“刘长善,我想到治你的办法了。”心中暗自窃喜,却也忐忑不已。
“这件事我得好好计划一下。”心想着,林青照悄悄地溜出了家门。
太阳已经高悬在头顶了,除了头顶的蓝天白云,以及零零星星白杨的绿色,上下均是一片黄色。黄色的农民、黄色的土墙、黄色的沙土路。就连空气,都让人觉得是干燥的黄色。青照正顺着家门口的那条“六干”边的沙土路向北跑去,他满心激动地去找他的好哥们林宏吉。林宏吉自小就没有妈妈,十岁的时候爹爹也没了,此后几年都是大哥大嫂带的。毕竟哥嫂只顾他的吃饭问题,顶多偶尔给换件衣服,所以林宏吉便养成了放荡的习性。农忙之余,便到处打工挣钱,挣钱之后便和当地一些青年吃喝玩乐。林青照本就是和他一个村子的,年龄相仿,再加上经常一起干活,彼此便建立了深厚的“哥们情谊”。
林家新村本就方圆不过三公里,所以不一会儿青照就到林宏吉家了。林宏吉眯着眼睛出来了,瘦小的脸此时更是没有伸展开,平时光亮的分头这会也塌了,显然是刚睡过午觉。青照喊他到大门前面那排树下,开始讲述起刘长善那件事来。
听过青照的一番慷慨陈词,迷迷糊糊的林宏吉早已激愤不已。
“姓刘的王八羔子,不就仗着自己的那个弟弟是个大队书记吗,我还会怕他?上次修河的时候,他还当那么多人面骂我,没把我气死!你说你现在打算怎么办,我来想办法帮你。”
青照一五一十地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听完后林宏吉大笑起来。“青照,真有你的!等会我就问哥要了自行车去叫人。看我们这次不搞死刘恶!”
二人计划得很详细。临走前,青照又嘱咐道:“大吉,这件事成不成关键要看时间,我们一定要卡到时间点上。一定记住啊!”说完,径自做准备去了。
第4章 雍齿的启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