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章 劫道[1/2页]

风吹陇上 择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这样,林青照的创业之路终于迈开了第一步。人们常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一般指的是一种积微成著、积少成多、坚持不懈的精神。其实,另外一方面,重要的是这个“始”字,重要的是这种勇于尝试的品质。很多的时候,我们踟蹰在某个地方,困于周遭的高墙、天空、人群、眼光,进,怕的是变化太多,应接不暇;退,怕的是过往的沉淀因此都消失殆尽;唯有徘徊,才能保持住现在拥有的,又能幻想一下未来可以获取的。但是一旦踟蹰久了,天上的云被看尽了,地上的草也被踏遍了,渐渐地,那漫无边际的空虚、懊悔、迷惘就会汹涌而来,我们会惶恐、会萎靡,会“山穷水尽疑无路”,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或许就是翻过了那座山头,或者是多走了几步未知的路,甚至仅仅就是经过了一个转角——就是那消极情绪下振奋而起,迈出的几个开始的脚步。当然,此时的林青照是一直行走在路上的,他心态很积极,体能还很充沛,目标也很明确,他只知道憋足劲往前走,他有的是精力和信心。若干年后——甚至仅仅是若干月——的某一天,他肯定会走到某个岔路口,左边的路平坦,人声鼎沸,路那头是田舍,有炊烟,有笑声,有肉的飘香。右边的路崎岖,荆棘塞途,远远看去,路尽头是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它是飘在云端的,是高耸入云了?是海市蜃楼?那是无法分辨的。到了岔路口,他该如何选择?都是“千里之行”,他该朝着哪个方向印下他开始的足迹呢?
      盛唐时期,王之涣曾写过一首广为传唱的绝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为《凉州词》。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征人想要听听春风中是否传来乡音也不能,想要折一支杨柳寄托哀思也不能。一千年多后的今天,玉门关已成了一座土丘,尽是岁月的风剥落的痕迹。现如今,那曾经度不过的春风,也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从南方、从东方呼啸而来,吹过天水,奔袭过兰州,到凉州,再为张掖镀了金,直指酒泉,欣欣然到了敦煌的玉门关外。风从陇上吹过,绿了草木禾苗,带动了汽车轮子的飞驰,更推动着机械设备不知疲倦地运转。出了玉门关,那风更是要持续往西飞奔而去,去新疆,去天山,去触摸那遥远的西方。
      风的脚步,林青照也来追赶了。此时,他正坐在朱正的卡车上,向着玉门油田奔去。玉门油田不同于玉门关是在敦煌市,它是坐落于戈壁腹地,祁连山下,玉门市内。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1957年12月,新中国宣布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这里建成以来,玉门油田便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大学校、大试验场、大研究场所,担负起了“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购买石油的车辆源源不断从东边涌入,而后满载着“工业的血液”,散向全

第28章 劫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