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军和唐伟,还有几个同乡的退伍老兵,下了火车,在火车站附近的空军招待所办理了入住手续。稍作休息后,阿军和唐伟决定用退伍费买点东西,给家人捎回去,退伍费虽然不多,买不了多少东西,却也是一点点心意。\n 其他战友,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地逛大街;还有的由于闷得慌,索性花天酒地一翻,可怜那点退伍费就当炮灰啦。\n 逗留一天后,阿军和大家坐上旅客大巴。\n 车上液晶电视里一直回放着军营歌谣,刚开始还有人跟着节奏哼歌,慢慢地就不再声音了。有的似乎在沉思,有的好像在睡觉,有的……,反正,火车上那种热闹的场面已不复存在。\n 阿军面孔朝向车窗,公路两边的物体不断往车后移动,他似看非看,离家越来越近,心事也越来越重。\n 突然间,他想起了入伍时父母亲的重托,以及自己对父母亲的承诺,他更加自责起来,想像着回家后看到父母亲失望的眼神,还有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将如何面对啊。\n “阿军,到了,下车吧!”阿军一看,是唐伟。\n “好,走吧。”大家纷纷下了车,在亲友们的陪同下,携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和包裹,相继离开了车站。阿军同唐伟等战友道别后,深吸了一口气,背上军用旅行包,独自一人往家走。\n 本来,他父母亲要来车站接他的,可是他坚决不同意。一方面,阿军有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情节;另一方面,父母亲所在的单位,工作十分繁忙,很难抽身,阿军更不希望仅仅为了接他而影响父母亲的工作。\n “爸妈,快看,是大哥回来了!”阿军远远望去,只见父母亲带着三弟、四弟正在单位门口等他,刚才还在说话的四弟,转眼间就跑了过来。\n 三弟也连忙赶来,“大哥,把包给我吧”。\n 阿军笑了笑说,“好啊,几年不见,看你们都长高不少啊”。\n 父亲朝我看看,说:“回家吧,先吃饭。”\n “嗯。”阿军两只眼睛在父亲的面部停留了三秒钟,又迅速离开了,然后应了一声。因为,在严厉的父亲面前,他就像做贼似的,偷走了父亲对他的所有希望。\n 母亲满面笑容地说,“回来就好啊,快,我们回家吃饭去。”\n 母亲还是那样慈祥与伟大,阿军小时候每次被父亲教训,都是母亲充当保护伞。\n 奇怪的是,一顿饭吃过,父亲并未说一句任何责备的话,他好像看清楚了阿军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阿军说:“部队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得已罢,失已罢,自己选择的路,只要不后悔,又何必总是纠结于此呢?……现在,一切都得朝前看,当了几年兵,就必须更加明白自己必须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对面人生的一个个选择。”\n 知子莫若父啊,这翻话,让阿军不再是忐忑不安,而是对父亲的崇敬之情由然而生。他坚信,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他在外面混得如何,家里始终都是避风的港湾。\n 饭后,阿军问母亲:“二毛呢?”二毛就是他二弟,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在读。\n “前几天才打电话回来,听说本学期结束后,要去外省某市人民医院参加实习,机会难得啊。”母亲有些自豪,又有些遗憾地答道。\n “那他春节能回来吗?”\n “估计是不回来啦。”\n “哦,”阿军明白了,二弟去实习,是好事,值得高兴。母亲遗憾的事,因为阿军几年没回家,刚退伍回来又要走了。\n 阿军礼节性地到几位战友家玩玩,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无聊极了。\n 就在退伍回家的第十天,阿军的姨表哥冯大斌、何为,从乡下进城坐车,到宁江兴昌打工,顺道来他家坐坐。\n 阿军一时兴起,要求同冯大斌他们一同外出打工。阿军的父亲不同意,“刚从部队回来,再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等过了春节后再做打算吧。”\n 站在一旁的母亲连忙说:“老大,你还没回来之前,我们都同你姑说了,她答应春节后就安排你上班。”\n 阿军知道,他姑是烟草专卖局局长,在她的单位随便安排个工作岗位,当然不在话下。\n 然而,阿军并不想就此找份稳定的工作,像被捆梆在家里那样;更不想通过亲戚关系而生活在攀龙附凤的阴影里。\n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他不愿见亲朋好友,包括那位送他去部队的武装部长。无颜对面啊,正如宋代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所描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n 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下定决心必须出去闯一闯,“爸,妈,就让我同表哥他们去吧,……今年春节,由三毛和四毛陪你们吧。”\n 阿军执意要去,父母亲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并匆忙准备些干粮,放到他的军用旅行包
第3章 好男儿“志在四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