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是老总在征求人力资源部意见时,杨思燕故意出了个馊主意。\n 俗话常说一山不容二虎,否则,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从杨思燕的角度,最好是两败俱伤,企图让段正荣这个很具实力的外援,杀杀阿军的锐气。\n 然而,人防部的人却不这么看。他们更多地是畏惧,纠察有阿军带着朱建兵,都很厉害了,现在又多了个段正荣,不是如虎添翼吗。\n 纠察部自己的人呢,又是怎么看这个人事安排?\n 阿军自从被陈之章责骂之后,再也不提让贤之事。段正荣很有大将风度,对阿军的工作除了大力支持,并无非分之想。\n 纠察部的工作,仍是循序渐进地开展。\n “下面,我们讨论几个问题。”阿军在办公室召开会议。“近期巡查,两位有没有注意到,严重违纪的总那些驻勤点。”\n “阿军经理这么一说,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牛建兵自段正荣就任后,他对阿军的称呼也改变了。\n “我刚来还没几天,所以无发言权。”段正荣笑了笑,两手分开,表示无能为力。\n 段正荣行事除了正大光明之外,还很稳重。\n 阿军点点头,接着分析,“很多基层特卫在心里面都装着事儿,尤其是极个别驻勤点的班长,素质低下,管理松散……你们想想看,这样的驻勤点怎么能不出事啊?”\n “嗯,我虽然还不能完全了解基层的情况,但对阿军经理的提法很赞同。”段正荣说。\n “我也同意这个说法,”朱建兵举双手赞同,突然又问“说说看,领导的对策是?”\n 朱建兵简直是太了解他了,每次抛出问题之时,阿军其实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n “别急,大家一起讨论嘛。”阿军接着面向段正荣,对他说,“段考官,你觉得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n “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n “我同意。”阿军说。\n “我不同意。”\n “为什么?”段正荣望着持反对意见的朱建兵。\n “我们公司建立了三级巡查制度,还设有意见投诉箱,难道,这要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吗?”朱建兵说。\n “你说的没错。”阿军说,“但老总有过指令,我纠察部要敢于推陈出新,更上一层楼。”\n “什么意思,能说得更透彻点吗?”朱建兵不明白,问段正荣是否明白。\n 刚来公司和段正荣,更是不停地摇头“我的想法是,要打破人防部纵队自查,这种固有的巡查模式,就像是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毫无意义。”阿军说。\n “人防部门的驻勤点,线长面广,仅由纠察部我们的三双眼睛,监督的力量毕竟有限得很。\n “如果在人防部门推行各纵队之间互查,就是对我纠察部的有效补充。”\n “不错,这叫借力打力,实在是高明啊。”段正荣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n “好是好,就不知道人防部能接受这个建议吗?”朱建兵很担心。\n “放心,只要得到老总的认可,什么都好办。”段正荣说。\n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阿军很欣慰,又提出了一条想法,“公司虽然建有意见投诉箱,然而并无多少特卫会把投诉信放到里面去,就像王正明对李勇的投诉,他不就是直接送到纠察部来了吗?”\n “是啊!”朱建兵点点头。\n “意见箱,形同虚设?”段正荣抽话。\n “对!所以,我的想法是以公司名义把纠察部的办公电话,设为投诉热线,通过发放卡片形式,传播至所有驻勤点特卫。”阿军成竹在胸。\n “这个主意太好了,”段正荣说。\n “是啊!”朱建兵也说。\n “就这么定了,”阿军见两人很赞同,有点得意地笑了。\n 他以纠察部的名义,向陈之章提交了意见书,并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很自然地,老总二话不说,批准立即执行。\n 这一系列的改革意见,各驻勤点的特卫真地大快人心,纠察部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却让朱横大为恼火,焦头烂额。\n “朱经理,纠察部也太霸道了点吧?”徐慧煽风点火。\n “什么纠察部,就是阿军那小子,居然比老子还要横。”朱横不是在发牢骚,表情有点怪怪的,这让徐慧触摸不透。\n 人防部的各纵队管理人员更是互相堤防着,原本是各家自扫门前雪,倒也清静自在,现在却整天向是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真是浑身不舒服。\n 毫无疑问,他们最顾忌的人是阿军,最恨的人还是阿军。\n 转为,老总亲自下令,授权阿军定期监督包括朱横在内的人防部门所有管理人员,对分队长、班长、特卫享有先斩后奏的生杀大权。\n 或许是民怨积压过久,基层特卫投诉不断。纠察部处理了一起又一起,各纵长忙得一团糟。相反,朱横倒还成了一个闲人,各纵队汇报工作都跑到纠察部来了。
第8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