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李放认真的说。
正瞪眼看着的李国生就释然了,母亲也是心痛的看着小儿子。
第二天,家里留下了嫂子。李放和哥哥一起陪着父母去省城看病,把全村人都惊动了。大家都知道了李放终于答应去市委报到上班了,个个对他是恢复了那热情的面孔,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也夸他这么孝顺,将来一定会当上大官的,能给村里好好的长脸。
李放听了,心里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走向仕途,会不会辜负了乡亲的期望。他虽然还未走入仕途,也是听说了,当官不易啊。不是谁想当大官就能当大官的。看看那么多的机关干部,有多少人在仕途上熬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了,干到一个科员或副处级待遇的干部退休的。真正当上大官的,是凤毛麟角。
同时,他又觉得乡亲们对他的好,就是看到他以后能当官,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些日子,自己说要回来创业办养猪场呢,他们就是对自己黑脸对待,不是谩骂就是不理会,简直就是精神的折磨呢。这真是自己的选择不同,他们对自己的态度不同。
“李放,李放。等等,我也跟你去省城医院看看病。刚好让你同学帮忙仔细看看,好吧。”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背着包,气吁吁的跑来。她是李放同族的婶辈。
李放还没有开口答应,李国生就高兴的答应:“要得,要得,一起去看看病。你的身子也是要看看了。”
有人笑骂道:“张娟美,这个便宜你也占啊。脸皮真厚。”
“我沾我大侄子光了啊,又没有沾你的光。”张娟美开心的笑道。
随即,李放没想到,接着遇到了好几起乡亲,是本队的李国泰和刘月英夫妇,二队王新生和刘兰花夫妇,三队的王建飞和徐玉娥夫妇等,都高高兴兴的叫着要跟他们一起去省城看病,请李放的同学帮忙仔细的看看。这呼啦啦的就拉起了一小队的队伍。他们也都有家属陪同着呢。
李放没有反感,觉得自己能帮忙的就帮忙。只是,他还是为自己那同学为难。不好跟这些乡亲说呢。他父亲却是笑呵呵的答应,感觉脸色很有面子。母亲也是高兴得很,感觉小儿子给自己长脸面呢。
李全却是担心着,知道求人帮忙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这得多么麻烦弟弟的同学了。就轻轻的在弟弟耳边说:“怎么办?这么多人,你同学到时候别难办啊。”
李放轻轻的笑道:“没事,到时候就在省城多呆两天吧。不集中在一起就是了。”
李全想想,觉得弟弟说的不错。那样可以让弟弟的同学每天帮两个乡亲的忙,还是能应付过来的。
只是到了县城的火车站卖车票时,李全有些傻眼了。大家都笑着要李放帮忙一起买了车票,他们回去后,再一起把钱给他。李全明白,到时候他们哪里还会为了这点车票钱去问他们。一两个的不多,集中起来就不少了。两百多块。这还是去的,回来也一样。
李放想也没有想,当即笑着答应了。一起买好车票,陪着父母和乡亲赶往省城。
李全心里焦虑起来,想到了另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就是到了省城,这住宿怎么办?忍不住轻轻的问李放:“这么多人,你的同学安排得下啊。”
第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