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直接卖给了消费者。每头猪,除了促销,让利给消费者外,一毛钱,都不外流。
那么,每年养七八千头猪,就是猪的收入,从猪仔到摆到专卖店的肉,每头猪,两百二十多斤,按照黑土猪的价格,可以达到三千五以上。就说一万头猪,一年的收入就是两千八百来万。而这其中的成本,到了家家户户。产生的利润,也是家家户户的。每户平均的年收入就会不低于十万。
三年内,我就可以让家家户户都住上新房。把新房都建成一栋栋的别墅,统一规划,每家每户建一栋别墅,把全村分成三个别墅区,都连在一起。再配上几台豪华大巴,每天往返市里几趟,让大家想去市里玩和办事,就可以免费的坐车去市里……”
李放说得激情四射,大姐听得大瞪着眼睛,都没想到这个书呆子,脑瓜子会想得这么的周全。这办了养猪场,还想开屠宰房,还想把自己养的猪,自己去卖。卖了新鲜猪肉,还想卖腊肉。关键是,还要自己养母猪,把头猪,从出生,到入口的钱,都要挣回来。
养猪婆的于小娥,屠夫李达二,当即就明白,李放的是好计划,就是李国泰、李国杰等精明的乡亲,就明白,李放的计划真的实现了,只要猪不病死,不出现天灾人祸,肉价就是没有上涨,也不会亏损,只是少挣钱而已。那猪的陈本,就是靠大家平常的劳动积少成多挣回来的。也真的会让大家靠劳动致富,把日子过得开开心心起来。不会整天为一年到头,从地里扒不出几个钱而苦恼呢。
李林茂和王山葵也很清楚,李放这计划,还真的很好啊。只是,李林茂的心还是希望李放好好当官。大家苦一点,钱少花一些。就是年年欠一些债,他都希望李放好好的当官。将来当了大官,好给村里的人们争脸。
那当大老板的,大塘村就出了一个。叫唐家发。听说有上亿的家产。但是见到了县里的领导,还是点头哈腰的。只要在铁铺乡的乡长面前,才挺着腰杆子。
可是,大塘村的路,比樟树脚的差不多。听说唐家发第一次开了大奔回来,被搁在了路上。花钱请乡亲抬出来的。却没有出钱把那路修好,就开了越野车,把父母接到城里去住了。大塘村的人,没有谁说他的好。
又听说,乡政府想请他回来投资,他倒是答应了,要乡政府先把大塘村的路修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但是,不管怎么说,李林茂就是一定要李放当官,不要他回来创业。
陈丰华等县领导,也是为李放这宏大的蓝图感到吃惊。
原来他们只想到李放就是办养猪场,哪怕就是自繁自养的模式,也是会把出栏的生猪,成批的卖了了事。那样,李放创业到底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带着乡亲迅速的脱贫致富,都还是一个问题。毕竟,把控不好,养猪成本过高,没有多少利润。那也只是挣了一个名声而已,大家是不可能马上脱贫致富。
而李放现在要把养猪的一条龙,都抓在自己的手里,从自繁自养,到养猪的饲料,到出栏的生猪自己屠宰了上市去亲自卖。那每头猪,连一根猪毛的钱,都会捞在自己的手里。这样,就是一头猪挣多挣少的问题。不会空忙一场。真的是走一条养殖+种植+渔业+加工厂的一条龙的产业化道路。
第7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