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出把旧学校拆了重建,认为那地方风水好,出了李放这个大人才。李放就要大家别迷信,这把新学校砌在黄泥坪来,两年后,大家的房子也都集中到这里来,就方便得多。
一组的村民就又说了这黄泥坪的地的钱的问题。李放干脆说,钱就由公司按照土地分红来办。有教育基金的份额的。
大家才不争吵了。
而那砌学校的砖,也早就有了。那一百万块砖,还剩三十多万块呢。设计的是三层三十八米长的学校,加围墙,三十多万块砖足够了。房子就由王莹的父亲带着村里的砌匠和村民一起建起来。把建筑工钱,也都落地自己的村民的口袋里。这就是一笔收入。
要向外投钱的,就是买钢筋水泥,李放都是要徐清馨给计划好。
随后,李放是紧锣密鼓的派出许清馨和王莹带人去市里找店面,他以前是想着开土猪连锁店的,现在加上了豆腐。就得马上去找门店,装修好了,好马上开始先卖豆腐。
而他亲自和王山葵召开村民大会,按照计划,从各个村民小组划一块山地出来,用推土机推翻了种南瓜。
推土机把荒山给推出一块块地来,就让各组村民都上山,把那柴草给清理了,开始挖坑,把沼气池的猪粪尿给担了倒在坑里,再用土盖上,当肥料。
为了鼓励大家的信心,李放按照出工的登记,先给大家预支五百块钱一户,让他们不为生活开支发愁。特别是这过了年,到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最缺钱花的时候呢。真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全村两百户人家,按照这个方式发下来,就是十来万。看起来多,却是在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运作。
李放是告诉大家,除了工钱,每个月会预支和按时发放,其他的什么钱,就等公司进了收入后再发放。这就包括他们自己种猪料赚的成本,和养猪场的利润分红等。
一个月后,豆腐加工厂全部竣工。李放为了打造原生态的豆腐作坊,不采取现代机器去做豆腐。专门的配备了一批石磨。用石磨磨豆浆。这样的豆腐吃起来,就比机器做的要细腻可口得多。送到市里卖,人家吃过后,就明白,这是原生态的做法。
而且,现在市里的人们,也都讲究口感了。这豆腐卖起来就比较畅销。
随后,就把机器的工作量,返回到人工中。让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去赚买机器的钱。
李放明白,现代机器是给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起到了发展性的作用。可是,全部依赖机器了,也就是对社会形成了劳力过剩的局面。而我们人们,是在生活中工作,在工作中生活,那一个环节都是不能少的。特别是自己这地方还是贫穷的状况,人们就是想靠劳动赚钱,都很困难。现在有这个机会,还要花钱去买机器来代替人工,那就是多此一举,更是得不偿失的。
更何况,机器还是无法与人类比。
不过,李放还是根据市场的需要,购置了一套豆腐包装机器设备。就是用来包装香干,按照科学的原理,可以使用机器包装的香干能保存半年内。同时,也可以用这科学包装原理,包装一些新作的豆腐,能保存三四天。这样就不会给生产带来影响,同时也是给那些粗心的消费者,提供一个好的保障。免得他们的粗心,把豆腐买回去了,一时忘记吃了,就变坏了。
豆腐加工厂一切准备好了,李放就选定在农历三月十号开业。这就是找好的五个店面,有三个快装修好了,就可以马上营业了。另外两个在抓紧装修。
第14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