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把大家从信用社贷款的本钱给赚回来了。而那两百多头母猪,制服的一百万元钱,就是确确实实的赚回来的了。作为资本积累着。
李放就还是考虑到棉花窝的选址,得请方卓教授来看看。另外,他觉得酒厂也可以开始上项目了,这个就交给山葵叔去办。告诉他,就是按照三七开的比例和街上村一起投资。自己这方投资三成,街上村投资七成。街上村的投资,由他去找信用社为街上村的村民贷款。然后,地就由街上村出,列入到股份中去做土地投资。
他这么计划,就是不能让其他村的项目,把自己村的资金都给拖住。还有就是他这计划,是在以点带面的向全乡开始发展的步履。就是通过自己的创业来带动大家,让大家一起来投入,集聚大家的资金,分散风险。
王山葵听了后,觉得自己村该多占一些股份,多投一些钱。不然,酒厂生意好了,自己看着心里不舒服。
李放就告诉他,别贪心。这以后还要跟其他村合作的。自己村就是起一个带头作用,和每一个村合作,都只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五,那算起来,是多少收入。而且是拉动了全乡的发展。同时也能让其他村在发展中快速的脱贫致富。不能让自己一个村成为暴富村庄。那样就失去了他回乡创业的意义了。再说,自己村子也不能把步子迈的太快,也不可能迈得太快。
王山葵这才说,那就看街上村会不会同意了?李放就全权交给王山葵办,他马上接方卓教授来。
方卓教授接到了李放的电话后,很高兴的约定了两天后来一趟。
李放把自己办酒厂的想法告诉了王山葵,王山葵听了,很高兴的答应了。李放就忙开车赶到省环保学院去接方卓教授。让王莹又跟着,是知道她很羡慕那些大学生呢,带她又去看看那高等学府。感受那里的学习氛围。
他计划在公司第一批猪都出栏后,送王莹到农业学院去读书。都那种学校专门为企业办的特殊班。主要是让他们能学到高等的知识。
李放见到了方卓教授时,方卓首先就问:“你那招聘老师的情况怎么样?有多少人去应聘了?”
李放听了一惊道:“您也知道了啊。我那广告只是在我们山南晚报刊登的呢。您看了。”
方卓教授笑道:“我没有看到。但是,我听说了。你们一个村委会,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社会招聘小学老师,这就是一大新闻了。我当然听到了这新闻。怎么样,有多少人去应聘了?”
“别提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去应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李放苦笑着说。
“不知道啊。那我提醒你,如果是你看到了这则广告,你会怎么想?”方卓教授笑道。
“我,是我的话,我,嗨我就是想回乡创业,是不可能去应聘的啊。可是,我那是针对有志向去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才啊。”李放忙说。
“我知道,我的意思是要你从一个有志从事教育事业的方面去想。你是怎么看那则启事的。”方卓教授笑道。
“我,嗨,方教授,您就别跟我打哑谜了。那启事是我发的,我是从我的角度想的。一时没法换位思考。”李放笑道。
“我后来看了你那一侧启事,从你现在说的情况看,与我估计的还是差不多。”方卓笑道。
“方教授,您是怎么估计的啊?”王莹笑着问。
第148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