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来月时间,何历发和方亮找了曾主任好几次了,得到的答复都说上面还没有批。
养牛场的老板催了何历发两次,就没有再给他打电话了。明白,他们现在是没有钱。
而曾主任明白,何历发他们单独办,那么多贷款,他是不会办的。把这工作上报到县信用联社,只要县信用社同意批,他会办,出了问题,是上面的事情。县信用联社听了他说,李放不参与,他而已不敢轻易放款,就谨慎了,也不敢乱放款。明白不是谁想搞养殖,就能赚钱。他们也不是谁搞养殖,要贷款,就会放款。得审核。
李放的头脑多精明,都不参与,就让他们不放心。
而这时,大碗村的村民听了于林生说的,李放包他们办养猪场赚钱,想了一阵子,就都答应了。就听李放的,先办一个养猪场。按照李放的计划,与山角村对接。山角村却不同意,觉得养母猪比较稳定,不像生猪那样会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
李放把利润值跟他们算了,也给他们打包票,出栏的猪,他会销售好的,他们就是按照计划分成,这才让山角村答应了,也明白李放确实是在考虑怎么帮他们创收的问题。也想到了,这办土猪繁殖场,一两个人办,是能赚不少钱。这人多了,看到那么两百万,一个村两百零几户人家,分到大家手里,就没有多少钱了。
李放说,结合办土猪养猪场,自产自销,把每一分钱都自己赚回来,把一条龙中的各块的利润都赚回来,积少成多,那大家的收入就提高了。而山角村因为山多地少,没法大面积种植养猪料,就只能办母猪繁殖场,不能办生猪养殖场。这就使他们的收入没法提升上去,便想出和大碗村、光洋村联合。
大碗村和光洋村一样地比较多,好种植猪料。李放就准备在大碗村建两个一起年出栏八千头土猪的养猪场。让大碗村占70%的股份;樟树脚村15%的股份;山角村占15%的股份。在光洋村,李放也这么调整。光洋村的支书和村长,听了李放的解释,樟树脚村让出5%的股份给山角村,也都同意了,让出15%的股份给山角村。山角村就是提供猪仔时,只收回40%的钱,拿60%的猪仔钱做投资。
然后,李放在光洋村西南角,建一个屠宰场,,再扩建一个存栏三千头猪场,把待出栏的猪,存放一千五百头放在这里来按照批次屠宰,便于及时的运送到省城和市里的连锁店。这里靠近国道,也离高速公路入口只有二十多公里,比在村里的要节约半个来小时。
再在这里养殖一千五百头土猪,暂时不打算办肉食加工厂了。按照目前的计划,出栏的土猪,基本上可以通过连锁店销售完。
信用社忙给大碗村把贷款办好,让他们赶快建养猪场。
这时,铁铺乡所辖的十个村,已经有光洋村、山角村、大碗村,跟着樟树脚村办起了养猪场。小山村和樟树脚村办起了养牛场,在两个山谷里,建了养牛场,用那树干和铁丝,把两个山谷都围了起来,搭建的养牛场。那九百头牛仔都买来,放在了山谷里,那满山的柴草任那牛仔吃,再把那稻草和干红薯藤让牛仔加料。把牛老板赠送的草籽,种在
第170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