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一条老街、半个嘉宁[1/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金姨娘焦头烂额满山找老牛娘的时候,关中翰正匆匆渡江到对岸,坐上班车往嘉宁县城去了。昨天,他接到县里卫生局的通知,让他今天一早就到县里去,商量一下关于嘉宁蛇毒研究所的有关事情。
      走在嘉宁县嘉宁街上时,关中翰忽然放慢了脚步。有一种奇怪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腾:得给莹莹买点什么。
      嘉宁街是一条百年老街,相传这里原是一片湖塘水浦,楠枫江在浦东的龙山上首自东而西直流而下,和龙翔山、屿山将水乡分隔成三塘(上嘉塘、中嘉塘、下嘉塘)。路口溪自北而南贯穿上嘉塘,在上嘉塘弯了几个弯,而后注入楠枫江。因溪流弯弯曲曲象鹅的头颈,故上嘉塘一段又称鹅浦。县城嘉宁就坐落在美丽的鹅浦湾上。鹅浦湾有水运码头,瓯江每天的潮汐,溯楠枫江而上直抵鹅浦,久而久之,形成一个小小的街市,就叫嘉宁街。嘉宁县城几乎所有的客栈、饭店、南什、文具、药房、棉布、鱼咸、粮食等店铺基本都集中在此,是楠枫江流域山民和东瓯城之间的通衢以及客货最大的集散地。鹅浦河的水很奇怪,水会随潮涨而浊,那是因为瓯江带着浑浊的咸水往上涨;反之,则随潮落而清,那是因为楠枫江清澈的溪流冲刷而来。因此,也有人将这种潮水叫“双色潮”。
      关中翰无心观潮,他在一个卖花布的布摊前停了下来。因为他忽然想到金姨娘身上的那件花袄已经旧得看不出花色来了。那一刻,他的双眼盯着那几匹花布,觉得简直是看见了春天满山的桃花。
      关中翰家中没有姐妹,从小他性格内敛,也从不和媛子儿(大姑娘)打闹,来往的都是一班混小子。虽然娶了老婆也有不少年头了,偏偏遇见的白月瓯也不喜打扮,从不施脂粉,麻杆似的身子穿什么,对他来说都没啥感觉。可自从和金姨娘好上以后,他总觉得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走在路上,也开始注意看看那些媛子儿梳的是什么头,穿的是什么衣裳,甚至会关注到她们的头花和围巾。和金姨娘的“谷仓之夜”后,让他感受到女人如此美好温润的身体当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关中翰从金姨娘身上还深深地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体会:就像宠爱女儿一样地怜惜疼爱一个女人,原来是能让自己的心很柔软、很温暖的,这让他感觉到对生活忽然有了一种圆润的美好期待。他下意识地加快了速度,三两步就蹿到了卖花布的布摊前。看见一个胡子拉杂的大男人来买花布,卖布的大婶就打趣他:“家里的囡儿多大呀?给囡儿买扯布,也别忘了老婆的哦,不然晚上老婆只让你喝汤喽!”
      关中翰尴尬地笑了笑,他真不知道该扯几尺花布可以给金莹莹做身花衣裳。别说花衣裳,他一辈子也没给女人买过东西。看着楞在那里的关中翰,女摊主说:“唉,大叔,你带了几尺布票?带了几尺布票,我就给你量几尺花布回去吧。”
      “哦哦,布票。这个……这个,我还真没想到。我……没带。”
      关中翰很懊恼,也怪自己平日里都不管这些家常事,哪里想得到扯布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这些婆娘们的事儿呢!他悻悻地掉头离开了花布摊,往卫生局走去。
      到了卫生局,一位姓鲍的副局长见到他,很热情地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中翰同志,你能来太好了!”
      关中翰听了一愣:同志?!好像没有谁这么称呼过他。那个姓鲍的副局长虽然很热情,但是他的表述事情的能力却很糟糕,关中翰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因为嘉宁县是红军十三军的发源地,而关中翰的老丈人白老先生当年就是这支光荣队伍的红军,还因为用神奇的家传

第75章 一条老街、半个嘉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