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没有人听见她叫出那一声 “皇天诶!”[2/2页]

旷世烟火 陈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在关山月生日的这天傍晚,嘉宁县委宿舍关中瑜家大门的逆光中,金姨娘并没有看清推门进来的人是谁。而顺光中,关中翰的目光固定在了金姨娘的身上,根本无法移动。
      “大伯伯,快进来呀,今天我生日,我妈妈已经为我做好长寿面,你来得太好了,你也可以分享我的长寿面了!”关山月快乐地将关中翰拉进了门。
      金姨娘一听,怔了一下,但是,没有人听见她发出那一声标志性的“皇天诶!”在如此久别之后,金姨娘的无动于衷让在场所有知晓情况的大人们都有点意外,关中翰甚至怀疑金姨娘已经失忆!
      此刻,金姨娘对自己并不吃惊,她不愿意想起她与关家老大的过往种种,她觉得回忆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在她的心目中,除了童年,所有过去的事情都可以用“橡皮擦”擦掉,不然,留着那些,只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人生苦短,别人已常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要是还跟自己过不去,那怎么活呢?
      关中翰不明白,同样是女人,为什么金莹莹和白月瓯会有这么大的差距,针尖大的事情,到了白月瓯那里就天大的事儿,陈芝麻烂谷子可以翻来覆去地扯出来炒,而天大的事儿在金莹莹那里,没过多久,便都会如一缕轻烟被风吹得无影无踪。他心里想:也好,就当她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不长脑子,其实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关中翰和金莹莹的久别重逢就在如此波澜不惊的场面下结束了。第二天一早,金莹莹跟着她的锦姑娘和关家老三一同回到大桥镇。在回大桥的路上,她忽然思考了一个问题,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为何那个曾经深夜徒步赶路也要赶回去看她的人,为何这么长的时间没有来看过她一眼?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然后就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说:“别想了,就是想明白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明天,锦姑娘那边有有好多正事儿要做呢!”
      当关中翰收拾行装飞往遥远而陌生的非洲大草原那个叫奇奔巴农场的时候,金姨娘跟着徐逸锦也奔向了她极为陌生的地方——一个叫做“市场”的地方。“市场”这两个字,对于几乎没有出过远门的金姨娘来说,是何等陌生的地方,但是,她却像个小姑娘一样,对这个陌生的叫做“市场”的地方充满好奇,她甚至像关中翰学英语一样,充满激情地开始学说普通话。她知道锦姑娘太忙,没时间教她,就拜隔壁和关山月同龄的陈支书的儿子陈启东为师,于是,栎村陈家道坦里经常响起金姨娘和小学生陈启东一起朗读课本的声音,没有多久,金姨娘已经能熟练地在菰江大桥头与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们对话了,但是,她对自己有着很浓地方口音的普通话不是很满意,常常自嘲“我那不叫普通话,叫‘搭搭边!”
      但是,就是凭着这“搭搭边”的普通话,金姨娘和她的锦姑娘成了新中国第一批跑市场的购销员。她们和菰江、楠枫两条江脉2万多的农民兄弟们一起,一改他们祖先几千年来习以为常的慢腾腾的生活节奏,从这个不起眼的冷僻小镇出发,风驰电掣地涌向了祖国的白山黑水、天山南北、珠江两岸甚至青藏高原……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把全国各地纽扣厂的钮扣运到菰江大桥的大桥头,又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集聚的以亿为单位的钮扣散向全国的各个角落。没有多久,他们在反掌之间使那些濒临倒闭的纽扣厂绝处逢生,产值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翻番;他们化腐朽为神奇,让那些沉积在仓库若干年无人问津的纽扣几十吨几十吨地飞出去,化为耀眼四射的人民币。他们获得了国人的盛赞:东瓯的购销员真是“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了千言万语、服务千家万户”!

第124章 没有人听见她叫出那一声 “皇天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