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突厥求援(十四)[1/2页]

兴隋 家国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家都在准备过年的东西,而东宫太子杨昊处,宫人却在忙忙碌碌的,原来是太子杨昊病危了,太子妃李氏带着皇长孙杨侑在一旁静静的哭泣,太子若是病故了,就抛下他们母子二人了。他们怎样过啊?
      此时皇帝杨勇也得知了太子病危的消息,赶紧命人去东宫为太子治疗,他杨勇有许多皇子,不过都夭折了,现在只剩下杨昊一人了。这些年杨勇忙于政事,也未加对杨昊进行过问,现在这段时间才得知杨昊的情况,他主动把皇长孙杨侑接到宫里,亲自抚养。现在他听到太子病危,连政事也不问了,赶紧命人摆御撵往东宫赶去看望太子。
      太子病危的消息迅速传遍大兴城,大隋的重臣纷纷赶往东宫去探望太子殿下,杨林父子也得知了杨昊病危的消息,便纷纷起乘坐轿子往东宫赶去。二人路上遇到许多大臣,甚至连道路都堵着了,杨逸命人打起靠山王及并肩王的旗号,迅速被让出一条路来,(这不是废话吗?靠山王杨林及并肩王杨逸是谁啊?他们随便跺跺脚,大隋就能翻天的人啊,况且二人手中拥有先皇所赐的东西,谁是活的不耐烦啦,敢挡二人的道路)。这时,负责大兴城的骁果军也开始来维护秩序。由于道路通畅,杨逸和杨林二人很快就赶到了东宫,此时东宫已经聚集了,许多重臣,就连平时不上朝的宋国公贺若弼此时也来了东宫,贺若弼看到杨林父子,便上来见礼。杨林问道,宋国公,不知太子,现在怎么样了?
      贺若弼道,回禀二位王爷了,恐怕太子撑不过今日了,皇上刚才进去了。还请二位王爷节哀啊。
      杨林道,没想到,太子那么年纪轻轻,上天竟那么狠心啊。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本王父子先进去看看。说完不等贺若弼答话,便带着杨逸往东宫里面进。
      守卫东宫的卫士看到靠山王杨林及并肩王杨逸往里进,道,对不起,二位王爷,圣上有旨,任何人不得打扰,请二位王爷回去吧。
      杨逸听完那卫士的话,心里非常怒,上去二话不说,就是两巴掌,打完后,道,放肆,竟敢阻拦本王及本王父王的道路,你不想活了啊。
      这时,杨勇身旁的内侍,张朝峰也赶来道,二位王爷,皇上,请二位王爷进去一叙。
      杨林及杨逸听到张朝峰的话,便随着张朝峰进去了,杨逸边走边问张朝峰,不知太子的情况,如何了?
      张朝峰道。不瞒二位王爷,据御医来报,太子殿下,撑不过今晚了。陛下,正在和太子说话呢?二位王爷进去吧,老奴就不进去了。
      杨林及杨逸进到太子居住的泰和殿,纷纷向皇帝杨勇及杨昊见礼,杨勇道,王叔、逸弟快快免礼。
      杨昊道,父皇,不要难过,人早晚要死的,只不过儿臣,只是提前一点吧了,儿臣,希望父皇代儿臣好好抚养侑儿。还有,父王,儿臣想和靠山王爷及并肩王叔说几句话。恳请父皇应允。
      杨勇道,朕,准了,你们慢慢聊吧。说完便带着人出去了。
      杨昊等杨勇离去后,便对七岁的杨侑讲,侑儿,快过来,给你曾王爷爷,王爷爷,磕头。
      杨林及杨逸赶紧道,太子殿下,不可,侑儿是将来的国之储君,怎可向我们行礼呢?我们受不起啊。
      杨昊不理杨林及杨逸的话,仍要杨侑向二人行礼,二人无奈只好接受,这要是在平常人家,这没有什么?可是生在帝王家,就不一样了,哪有君向臣行礼的。
      杨昊等杨侑行完礼后,道,侑儿,你要记住,大隋能够保住你皇位的只有二人了,你以后不可负二人啊。记住,你以后就是大隋的储君了,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学会做人啊。若是你办不到,孤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也不知道杨侑听不听的懂啊,只见杨侑在太子妃的带领下向杨昊点点头。杨昊看到杨侑点头对太子妃李氏道,你把侑儿领下去吧,孤有话和王爷爷、王叔说。等太子妃李氏把杨侑带下去后,杨昊道,靠山王爷爷、并肩王叔。孤没有多少时间了,孤想在临终前,把侑儿托付给二位了,孤知道,我那晋王叔、蜀王叔,对皇位还不死心,我父皇念在兄弟情深的份上,不忍心把二人索回京城。孤知道迟早下去,二人必反啊,故只能把侑儿托付给二位了,即使侑儿不能登上皇位,孤也希望你们能够保住侑儿,让他能够活下去。不让我这一脉绝后啊。
      杨林道,太子殿下,请放心,只要孤父子还有一口气在,必报皇长孙登基为帝,量他晋王、蜀王也不敢拿老夫父子怎么样。
      杨昊见到杨林把话说到这个情分上,便道,孤多谢,靠山王爷爷、并肩王叔了,孤也放心的离去了。话刚说完,杨昊便断气了。
      杨林还以为杨昊睡着了呢?杨逸大胆的上前一步摸了一下杨昊的鼻息,发现此时鼻息全无。便大哭一声,“殿下,归天了”
      在殿外的杨勇听到这句话,顿时晕过去了,御医赶紧掐杨勇的人中,过了一会杨勇醒了过来,令人准备太子的后事,他则带着人进泰和殿去见杨昊最后一面了。
      杨昊去世的消息迅速传到群臣的耳朵里,群臣便齐齐的跪在东宫前,送杨昊的灵魂归天。
      由于大隋的太子杨昊归天,皇帝杨勇颁布诏令,令大兴城的百姓禁止一切活动,来悼念大隋薨的太子杨昊。
      杨逸及杨林由于是皇族中人,不得不留在东宫为太子杨昊办丧事,二人连家都不顾了。
      杨勇在太子杨昊升天的第二天,便下旨封太子的嫡长子杨侑为大隋的储君。这一消息传出,大隋的朝廷,一片哗然,不过有的大臣建议皇长孙年纪太小,请皇上立自己的兄弟为储君。还举例进行道,汉朝的文帝就是刘盈的弟弟,不也成为一代明君吗?况且皇上的弟弟晋王雄才大略,足可以使大隋传承万代啊。
  &n

第53章 突厥求援(十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