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凑了过去:“好像官铸的元宝更值钱!”
王小婉点点头道:“这些年金银元宝的成交量大增,像这批元代官铸元宝,估计能值四五千万人民币!”
陈可惊叹道:“这么值钱啊!”
王小婉点点头。
李明锐笑着道:“这些东西不算很有研究价值,咱们可以把它分了,再看看其他宝贝吧!”
这个包袱里面的是细软之物,有丝绸织品和紫袍官服。王小婉略翻了翻了翻,意外发现下面有一枚官印,她拿起细看,不是很确定地道:“这人好像是窝阔台汗国的必?赤,也就是令史。”见众人不是很明白,她举起官印指着上面的铭文,粗略解释了一番。
王英还是不明白,再问道“令史一般来说官职不是很大吧?他怎么可以着紫袍呢?”
王小婉耐心解释:“元朝时期1-6品都可以着紫袍,令史通常是为天子掌管文书的,各个汗国都有自己的令史,因为可以参预汗国机务,官阶不一定高,但是地位很重要。还有就是这人不一定蒙古人,担任这一职务的通常多为异族。”
丝绸制品虽经七八百年的岁月侵蚀,仍很精美!众人一致同意把这些东西和官印一齐交给有关研究机构,至于怎么个交法,有待再商榷。
最后一个包袱了,亦是其中最长最大的一个。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硕大的木盒,足有一尺多长。
“经盒!”李明锐轻声惊呼。
迫不及待地打开细看,上下各置一木质护经板,夹住中间的一摞长条形羊皮纸书页,外以牛皮绳捆扎,还有贝叶经常见的串线孔,将书页全部串起。
只是上面的文字王英一个也不认识。
王小婉是识货的,她细声道:“这部经书是八思巴蒙古字手写本,我只能认出其中的几个,应该是《甘珠尔》经藏!价值不菲呀!”
李明锐爱若珍宝地抚着木制经盒,深思了好一会,他缓缓道:“家母一生虔诚事佛,这件东西我不打算上交了!这样吧!按照去年香港拍卖此类经书的价格,那部清前期的佛经成交价是1亿港币,这部经书加价5成,按1.3亿人民币的价格让给我,各位兄弟姐妹意见如何?”
王小婉与孙芸对视一眼,再看看点头的王英,她轻笑道:“明锐大哥喜欢就收了吧!至于怎么算,都是自己人,怎么样都可以!”
李明锐大喜:“多谢诸位兄弟姐妹成全,这部经书就按我说价格,分作八份,到时再转给大家了!”
陈可把偌大的经盒取出,拿衣物细细包好,装入她的背包里。
还有几本则是道家典籍,《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渡劫真经》。
这几本宣纸手抄本装桢简单,蝇头小楷的汉字书法平常,且腐蚀严重,王小婉小心地打开了几页,道:“元代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道教因长春真人有止杀之德,全真一派发展得很好!前两部是抄自长春真人的著述,后一部或许是另一个道家门派著述吧!想来这位令史大人对道教挺感兴趣的,只不过他的书法就很一般了!”
王英强抑内心激荡,朝众人拱手道:“小弟
第133章 大秤分金,小秤分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