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笼和竹筐全都卖光了。
父子三人笑逐颜开,满仓赶着车,哥哥和父亲坐着,便向河庄赶去。
此时,是日暮时分,阳光从西天空倾斜下来,刚好撒在父子三人身上。找的身上红彤彤的,像是镀了一层金子。
满房和白三爷两人背对太阳坐着,仰脸望向远方,心里很是高兴。但是,满仓就不是那么舒服了。他赶着牛车,眼睛不能避开阳光,结果是刺得他眼都睁不开,只好凭着感觉往前走。
好在牛走得很慢,一步一步,慢慢地挪移着,不知不觉便到了村子后面的大道上。
“满仓,你睡着了吧!快些拉住牛缰绳,再往前走,就要错过路口了!”坐在车上的满房,大声地叫喊道。
“哎呀!我的妈呀,这么快就到了村口!”满仓惊叫道。
满仓勉强睁开双眼,向前方望去。嗯,的确是到了村口。他赶紧拉了拉缰绳,让牛立住了脚步。他跳下牛车,只好拉着牛缰绳拐了个弯儿,想要往官路南边的小岔路上拐去。
突然,他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官路正前方的土西镇。
看到有不少三三两两担着条子或是拉着架子车的乡民,向黄中镇方向走去。
他不禁驻足仔细辨认。咦!这些人可不像是去黄中镇赶回的,倒像是从外乡来的逃荒的。
这就奇怪了,马上就天黑了,这些人是从哪里来,想要逃往何处去?难道,西南方向的土西镇发生了什么大事!满仓顿时心中升起了一团疑虑。
他不由得失声惊叫道:“爹,您看,前方怎会过来一大群人呢?”
白三爷原本是背对西南方向,在“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听了满仓的话儿,只好侧过身来,向官路前方望去。
果然,看到了一群又一群的乡民,挑着担,拉着车,拖家带口向黄中方向走来。
“哎!像是南方席县过来的逃荒的。”白三爷喃喃地说道。
“嗯,应该是!现在是青黄不接的,估计那里又缺吃少穿了。出来讨口饭吃,总比在家等着饿死强多了!”满房跟着说道。
“爹,我看,不像是逃荒的。如果是逃荒的,他们为啥不停留在土西镇过夜哩!毕竟天也快要黑了,况且土西镇可要比黄中镇富裕多了。他们要是讨口饭吃,不是会更容易些!”满仓摇了摇头,说道。
“爹,我觉得,满仓说得对!要不,咱们等一下,问问他们,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满房说道。
“中!就依你吧!”白三爷同意了满房的提议。
“老乡!你们这是要往哪里去呀?”白三爷见一个拉着架子车的农民模样的人走到跟前,便问道。
“咳!甭问了!赶快领上老婆娃子,向冶州逃命吧!”那农夫一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继续往前拉着,一边回答着白三爷。
“咋了?南边发生了什么事了?”白三爷追问道。
“国军吃了败仗,那些当兵的四散逃命,正在席县祸害我们老百姓哩!”那农夫头也不回地回答着白三爷的问话。
第174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