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和王副官,不敢停留转悠,直奔主题,将车停泊在白羽县的县府门口。
这个县府,并不是一个新建筑。而是依托古代白羽县的县衙大院,作为自治区域的行政场所。
虽然是一个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宅大院,但是,它依然是显得高大雄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型建筑群,正中有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叫“犭贪”,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上书“白羽古治”四个大字,它的背面是“宣化”二字,是古代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自治政府的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严肃性。大门上方的门楣上,是一块巨大的匾额,上有“冶西自治政府”六个鎏金大字。
进入自治政府大门,就能看到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膳馆和留存至今的清代监狱。跨过仪门,一栋高大壮观的县衙大堂矗立面前,很是壮观。
大堂为单檐硬山式建筑,建筑面积230平方米,堂前有宽阔的月台,堂内雕梁画栋,彩绘清晰美观。堂中有一暖阁,为知县公堂。为知县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现在则是黎建武父子办理政务和军务的地方。
暖阁中间的八卦图,精致优美,周围的三十六只白鹤栩栩如生,欲展翅飞翔,令人甚是吃惊。大堂前甬道的两侧,东为吏、户、礼房,西为兵、刑、工房,是旧时衙门的职能办事机构,现在为冶西自治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
穿过屏门,即为二堂,是知县调解处理一般案件的地方。现在是黎建武父子召集小范围重要会议的地方。
过了二堂就是三堂,三堂原是知县日常办公的地方,如果办理的案件涉及机密,即在此审理。现在是黎建武父子处理政务和军务的场所。另外,在三堂的左右还有一个跨院,称为东西花厅院,是黎建武一家老小饮食起居的地方。后面有后花园,是他们休憩娱乐和回避政事的地方。
整个古宅大院,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显得很是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威严肃穆的感觉。
满仓刚到自治政府门口,立刻就有两名手持钢枪的卫兵,走上前来,盘问道:“请问,你们到此有何贵干?”
不等满仓开口说话,王副官抢先一步,指着满仓向卫兵介绍道:“这是冶州城驻军107师109团的团长白满仓,同时兼任冶州公安局长,受黄司令委托,前来贵地,面见黎司令,有要事相商。”
听了王副官的话,那两名卫兵,上上下下将满仓和王副官仔细打量了一番,觉得王副官,然后又望了一眼,他们背后那辆熠熠生辉的轿车,觉得王副官说得话,不像是假话。随转身走回大门口,对着其中一个卫兵,耳语了几句。那人便急匆匆地跑进了大院深处。
第560章 :满仓驱车到白羽(二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