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俩也是郦县的,虽然与李振和胡秋生不在一个村子,但是,他们都是胡秋生的远系亲属。虽然出了三伏,但是,刘敢和张况之所以能在冶西自治军中混到团级干部,完全是依仗了他的这位远房亲戚胡秋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胡秋生对刘敢和张况二人有知遇之恩!
由此不难理解,在胡秋生被黎超群开枪击毙后,他们为何会冒着开罪黎超群这个新主子的危险,与李振结为生死搭档,誓死要与黎超群作对到底!
既然李振、刘敢和张况三人会在背地里多次祭拜老师爷胡秋生,又私下里结党营私,试图谋害黎超群。人家黎超群岂能是傻子,对此一无所知?
冶西自治军是一个拥有一两万人的庞大群体,在冶西四县中,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每一个家庭。当初黎老爷子在冶西建设冶西自治区时,就在实行的类似于游牧民族的军队模式。他将冶西四县所有的人都编辑成册,十五到五十五岁的男子全部入军籍。这样,每个县所拥有的能战男丁都是相当可观的!
这些人,平日里以务农为主,农闲时集中起来操练,战时召集起来就是一支支强劲的军队!这就是黎建武的军民一体制!
通过军民一体制,黎建武不但实现了对冶西四县的强有力的控制,而且建立起来一支强大的武装。而这支武装,竟然还不需要任何给养,在部队战争减员时,又能够快速递补,在短期内让军队能够快速恢复实力!
因此,在冶西自治区,民众就是军队,军队就是民众,军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所以,军队是冶西自治区当地的子弟兵,这些人与冶西当地的民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样一支军队里,你要想有所狗苟蝇营,还不想让别人知道,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振与刘敢、张况的情况,很快就有人汇报给了黎超群。黎超群得知情况后,是急在心里,静在脸上,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李振年岁较大,又工于心计,在冶西自治军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轻易是不敢撼动他的!弄不好,不但除不掉李振,反而给他造反提供了口舌,有了借口。凭借他的威望,蛊惑煽动其他冶西自治军的将领,跟着一起反对他黎超群,这就有可能动了冶西自治军的根基。这是万万不可的事情!
即便别人不跟着哗变,刘敢、张况是绝对会跟风的!这可是四五千的规模呀!不容小觑!弄不好,抗日没有抗成,自己人竟然兵戎相见,兄弟相残!绝对是得不偿失!
当满仓提出要自己参与抗日时,黎超群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控制住李振、刘敢、张况三人,不让他们趁机发动兵变,将了自己的军!所以,他才提出,仅派出两三千人南下支援席县,留下六七千人,来镇守白羽县冶西自治军总部,以震慑李振他们三人!
谁知,满仓提出了相反的想法,竟然要让自己趁着这次机会,剪除异己,净化冶西,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所以,黎超群提出让这三人南下支援席县抗战时,就连黎超群自己心里也是很虚的!生怕滋生变故!
第643章 :亲点将士心发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