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至于,出城的路线,黄司令和白满仓已经提前筹划好了,那就是从满仓的109团所控制的东北侧门出城,然后穿过一片丛林,迂回到冶州城北侧的白沙镇后汇合。接着向榆阳镇和桃花源镇转移!
关于市民的安置,黄司令说,原则上全部进入桃花源镇,暂时栖身。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到榆阳镇疏散一部分。如果有市民想到自己的亲戚家避难,也可以。不过,要告诉他们,等形势缓和了一些后再转换地点!
军队的退守,也一并做了安排。
首要是固守!实在不行,可以让岳明的101团作掩护,抵挡敌人的进攻,柳成的106团和杜功的107团固守白沙镇,满仓的109团固守榆阳镇,步步为营,战略收缩,直至最后全部退出冶州城,陈兵于榆阳镇和桃花源镇山前的喇叭口地带设防。
其实,黄司令和白满仓实在是过虑了!
因为当日寇攻占黄中镇后,冶州城的老百姓已经大批大批地向城外逃避了!这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跑老日”!哪儿还有多少人傻不拉叽的一直耗到冶州城即将被日寇攻破才被迫转移?
包括不少学龄儿童和少年,他们的父母在“跑老日”时,也一并带着他们向冶州城外逃难而去。
关于这一点,满仓由于卧病在床,又心思不定,最近又不停地忙碌着想让冶西自治军前来助战,着实不太清楚冶州城内的情况!而黄司令则是深居内宫,很少出门,一直忧心于冶州城防,也没有过问冶州城民的近期情况。
所以,黄中之战之后,冶州城的人口已经大大减少!能走的已经走得差不多了!真正需要转移的人员已经不是很多!
冶州城内留下的人,要么是固守城池的军人,要么是舍不得家业的守财奴!再有一些,必定是非奸即盗的敌特分子!比如,龟缩于妙应观地宫的董立仁、夏照、梁洛以及日方间谍藤森三郎等等。
面对此危机,一切备战工作已经到位。各团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城中库房中所有的轻重武器全部拿了出来,包括从冶西自治区押送过来的那些武器弹药!全都搬上了城楼,架设于城墙上各个垛口。
每个城门都是大门紧闭,只在每天上午九时至下午三时这六个小时的空档内,将城门的侧门打开,右侧出城,左侧进城,进出都是严加盘问核实身份。尤其是进城,盘查极为严格,一来因为此时战事即将发生,进入冶州城的人很少;二来,主要是预防日伪敌特分子装扮成老百姓混进城来,里应外合!
即便如此,依然还有少数敌特分子有入无人之境,来回穿梭城门,当然了他们的次数少多了,混进来的人也极为有限,没有两把刷子的贼寇,轻易也不敢!所用手段,基本上靠自己手中的那几块现大洋来收买城门口的贪财之徒!
除此之外,预防日寇飞机轰炸的柴草和青绿树枝也已经备好,堆积于城墙底下。为了防止敌特分子,在敌机来临之前,提前点燃了这些柴草。黄司令命令各团分管自己的柴草和青树枝,以城墙的拐角为分界点。
第689章 :危若累卵冶州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