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署,危及自己安全了,自己不需要了,就根本不用考虑行署的感受,果断地予以拒绝。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个人利益至上!山头主义盛行!凡事都是着眼于自己的小王国,很少考虑冶州的整体利益。
这次,也不例外!
当黎超群召集冶西自治军政要员开会时,他们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而黎超群则有不同的想法!
一则,他是考虑到,去年冬,白满仓亲自来到冶西借兵吃了个闭门羹的事情!当时就说是,冶州即将被日寇占领,冶西自治为了自保,不愿过深的介入官军与日军的争斗,只要是考虑到了冶州很有可能被日寇长期占领的实际需要。仅仅给了白满仓两车武器弹药,算是挽回了些许兄弟情义!现今日寇旅团已经被彻底清除,冶州城再次回到了官军的手里,冶西完全不用考虑自身的安危!人家不就是要借一点儿救急的粮食吗?
二则,他是考虑到自己与满仓的结拜情义。现今的白满仓,早已不是吴下阿斗,那是冶州举足轻重的头号大人物!我上次已经有负于他,让他吃了闭门羹,结果害得冶州城被日寇轻松夺取!现在人家来借粮,我依然如故,拒人于千里之外,以后还怎么好意思跟人家说,是义薄云天的结拜兄弟?不行!我不能与这些官员一样鼠目寸光一股小国寡民的思想境界!
所以,最终,黎超群力排众议,决定向冶州行署打开行善之门。可是,接下来围绕着借给他们多少,大家再次产生了分歧!
这次,双方基本上是旗鼓相当!一部分人主张,既然决定要借,借少了不济事,等于没有借,对冶州城简直是杯水车薪,不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不如索性答应白满仓,在满足冶西自治区所需粮食的前提下,要多少给多少。已达到树立冶西正面形象的目的!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既然是借出,说明他们行署有求于我们,我们冶西占据着主动权,我想借多少借多少!不能借给他们太多!这样,也可以显示此时的粮食的珍贵性,同时也可以彰显我冶州地位。谁知道,那些粮食借出去后,还能不能要回来!
而作为冶西首脑的黎超群,一时也难以决断。说实在话,现在的粮价,那叫一个贵!如果将它们全部卖出,可是要赚回不少银子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俗话说,有钱不赚死了遗憾!黎超群也想趁机大赚一笔!
同时,他又怕借出去少了,白满仓看不在眼里,认为他这个兄弟不给力!
所以,一直到满仓到了白羽县东门口,黎超群也没有最终决定给白满仓多少粮食。一听到,满仓到了东门口,便草草地结束了会议,火速赶往自治区的政府门口,生怕怠慢了白满仓!
现在,白满仓一副心不在焉的吃酒态度,毫无疑问,心间一直挂念着自己的那批粮食哩!
第921章 :心中挂念食不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