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次,国军长期以来的军饷短缺,军粮自筹,兵员就地补缺,也让韩山泗的驻军在江北省声名狼藉!
我先说一下,军饷短缺带来的危害吧!长期打仗,国民政府的国库早已经亏空,这些当兵的军饷就逐渐成了严重的问题。你不能指望着一群不拿一分钱的将士,顶着敌人的枪炮冲锋陷阵吧!于是乎,为了自筹军饷,韩山泗和索国武就默认了自己的下属,在江北省各地开办许多商贸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仗着手中的权势,横行一方,欺行霸市,过着与民争利的勾当。极大地败坏了国军的形象!
还有那个兵员就地补缺制度,也就是老百姓口中所说的拉壮丁!刚开始,还采用自愿参军,多少给几个大洋的方式。随着战事的深入,战争缺员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日寇的作战中,总是数倍于鬼子的伤亡,这就迫使国军将领不得不实行强迫入伍的方式来抽取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去参军。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军民之间的矛盾!
另外,国军的缺衣少穿,随地抢夺当地百姓手中的钱粮和物资,也使得国军在当地人民的心目中变得狰狞异常!不管走到哪里,百姓就像躲鬼子一样,四散逃命,避之唯恐不及!
最后,韩山泗在军队营建和通讯管理上,也是不够严格。导致国军军纪涣散,通讯电报经常被日寇窃取。使鬼子提前已经知晓了国军的动向,提前掐断了我军的生命线,使我军逐渐陷入绝境。
例如,当韩山泗的南兵团,一路东南,急于打通南撤的通道时,日寇已经提前赶到,并重兵拿下了昌州,迫使南兵团无功而返,被迫退守西部山区。再如,当我军有意退守关中,时电报即被日寇获悉,让日寇立刻调遣大量兵力,强渡黄河,插入生州西部,断绝了我军西撤的企图!
所以,韩山泗的仗打得很窝憋!心有余而力不足,经常是被动挨打,四处碰壁!所到之处,不是被日寇打得稀里哗啦,就是被百姓唾骂甚至围剿!完全得不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成了丧家之犬,不管何处,都没有自己的藏身之处!
万般无奈之下,他不得不向冶州的白满仓下了北上卫勤的命令。
得到命令后,满仓立刻命令刘铁带领一帮将士,前往卧虎山去接应,协助韩山泗的国军突出重围,撤入南部山区,苟全性命!
刘铁精心挑选了107师的103团、104团、106团和108团四个团,前往卧虎山以北,支援国军,协助韩山泗的残兵败将撤入卧虎山。
就这样,关键时刻,白满仓和刘铁挺身而出,将韩山泗的将士从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给解救了出来。
不过,这些号称二十多万国军的一战区将士,经过日寇围追堵截和强力围歼,已经消失殆尽,所剩无几。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撤退的途中,索国武和韩山泗的将士,依然没有逃脱被百姓和地方民团截击的命运!甚至在卧虎山的密林之中,不少国军将士还被土匪给缴了械,当了逃兵。
等到索国武和韩山泗历尽千难万苦,逃出重围,翻过卧虎山,来到正安县北部的山口时,已经溃不成军,剩下不足万余人!
第960章 :千里溃逃不成军(二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