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画整理了一下衣服,站了起来,对大家鞠了一躬说:“大家好,我叫华画,是一个木版年画的爱好者,今天有幸来参加这个座谈会,荣幸之至。
对于这幅年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画风很好,古朴大方,结构合理,整幅构图采用散点透视方法。
画面虽然层次很多,却并不让人感到视觉彼劳,画面紧密而细致,小小的一幅画上,刻画了近百的人物,可以说是一个大手笔。”
在画幅最隐蔽的地方,盖着一枚图章,大家看,这片红色的竹叶象不象四个字丹朱门神。”
大家听她一说,急忙看去,还别说,这飞动着的竹叶,如果仔细品读,还真像是丹朱门神四字。
“这是象形文字,初看上去大家都会认为那不过是一片竹叶,我刚才也是这么认为的。
可是竹叶又很少有人用红色,所以仔细看过,才发现这竟然是一枚图章。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画这幅画的作坊字号,应该叫做丹朱门神坊。
那么从这幅画的笔法和构图中,我们能够看出,古代画师的技艺不同一般。
这是一幅写实的图画,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这座山就在咱们丹砂镇,这就是大荒山,你看那山峰,背景,还有那满山遍野的槐树和酸枣颗子。
还有这成片的毛柳树,这不正是大荒山的写照嘛。
我们大荒山有四座岭,环卫着落凤坡,在落凤坡上曾经有聚仙台,听老人们说,聚仙台上有仙人庄。
那里便是画坊所在地,人们多是从那里求取神像。”
华画边说边用手指着图片上的景物,一一指给大家看。
“可真是的,我怎么就没想到这里,华画女士,你能就一说丹朱门神是怎么回事嘛。
它起于何时,何地,又有些什么特点。”木直老先生听华画说的头头是道,他不由得好奇起来。
自已研究了半辈子这个画,竟然没看出有印章,更没想到过,这幅画居然是写实的,这世上竟然还真有这么个地方。
众人也是议论纷纷,肖主任听华画这么一说,他也想起了在荒山,想起了四灵捧凤的传说。
他仔细想了想,又对着图片看了看,觉得华画说的对,图画上所画的这座山,确实很像是大荒山,那,这可是个惊人的发现,从而证明了丹砂镇确实是年画的发源地。
肖主任非常激动,他站了起来,兴奋地对大家就:“丹朱门神一直是民间的一个传说,因为没有实物例证,一直不被大家所认可。
如今有了这幅画,就可以说是有了良好的例证,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丹朱门神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门神,这些门神的形象是艺人们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这样丹砂镇木版年画当之无愧是年画之源呢。”
“不要激动,肖主任,单凭一张图片,就下这种结论未见免有些牵强。
况且在这片毛柳之中,突兀地出现这片丹竹,实在让人费解,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是人为的造假。
众所周知,木版年画是发源于甄州,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一位年画专家毫不客气的指责肖主任。
&n
第319章 319、随缘化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