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就站在窗前,一边给小鱼喂食,一边随意地对身旁的李四牛道。
“……”
李四牛一声不吭。
李发财没有回头看他,他知道,要想一句话就让一个钻进了牛角尖的罪犯开窍,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面有个关键点,那就是找到罪犯的心结。有针对性的对他的思想深处的问题进行开导批评和援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的问题。
这就需要在谈话中不断地探索罪犯心里的真实想法。
而能找到罪犯的心结,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罪犯配合。
现在,李四牛根本就不答话,就连他渴盼的父母来接见他都无动于衷,这就根本让人无从得知他心里的想法。
“哦,我明白了,你爹娘将近六个月都没有来接见你,你是不是认为他们放弃了你?”李发财转过身来,认真地看着李四牛的眼睛。
“……”
李四牛平视着窗外远处武警站岗的岗楼,眼睛里似乎没有了焦距,他似乎没有听到李发财的话,仍然一声不吭。
这样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委屈不服甚至绝望的罪犯,李发财见多了。特别是新入狱时间不太长的罪犯,这种心态很正常。
不过,这种罪犯也分为几大类。
一种是过失犯罪(或者是李发财总结出来的那个无意识状态犯罪),心里感到量刑过重,心里不服,在上诉期间再次受到挫折的罪犯。
另一种是低智商犯罪,认为反正已经进了监狱,熬过刑期,再说其他的。只要有什么不满,立刻表现出来,用沉默来对抗改造。
还有一种,就是真正有冤屈,或者他自认为是冤屈的,但又无法表达出来,干脆就沉默不语,因为,在他的心里已经绝望了。
“李四牛,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吗?到现在你还感到委屈,感到是一心为了家里,为了你爹娘不受那些村霸的欺侮才加入他们的吧?”李发财突然严肃起来,厉声对李四牛道。
只是,他自认为非常严厉的话,在别人的耳朵里立刻打了折扣。就像大人吓唬自家的小儿子小女儿那样,看着很唬人,其实里面透着浓浓的恨其不争的情绪。
李发财眯着本来就不大的眼睛,仔细的观察李四牛的表情。
只见他那一双茫然的眼睛,慢慢有了焦距,然后抬起头,看了看李发财,然后又低下了头,但是,他还是一言不发。
“你认为,你有苦衷对不对?你认为,你爹娘不理解你的做法,对你有了成见,是冤枉了你对不对?你认为其实你在村里并没有欺负过任何人对不对?你认为,和李四驹打架也是为了保住家里那两条垄沟对不对?所以,你非常期待你爹娘来接见你,但是,你失望了,盼来盼去,他们没有来,于是,你就想不开了,心里总是想着为什么爹娘这么不理解自己,因此睡不着,吃不下,又没有办法让你爹娘知道你的心情,于是,你就绝望了,对不对?”
第215章 你有苦衷对不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