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他的情绪非常不稳定。
尤其是监狱里的罪犯们对于有些犯罪人员是非常厌恶的。
第一个被同是罪犯厌恶和排斥的,就是强女干犯,这种人到了哪里都是最令人不齿的,令人特别讨厌的人。这种人改造起来也很费劲,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犯了这种罪很难得到人们的原谅。
第二种,就是贪腐。这是仅次于第一种犯罪而遭到其他罪犯排斥甚至打击的一类人。
而张中发就是属于这第二类的罪犯。
从灯红酒绿到深牢大狱,这种环境的急剧转变,让张中发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就在他想要实施自杀的关头,他的父母和妻子虽然没来看他,但分别给他写了信。
而家人是在接到李发财的信之后,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们不是不疼爱不想来看他,而是不想这么轻易地原谅这个不孝的儿子,不知道爱护家庭的丈夫,丧失了道德观念,触犯了法律的儿子和丈夫。
就是父母和妻子的这两封信救了他的命,其实说起来,是李发财给他的父母妻子写的信救了他的命。
“尊敬的张老师李老师和吴琼师傅:你们好,我是张中发的思想改造责任人,他在狱中十分想念你们,所以,在此,我冒昧地请求你们来监狱接见他一次,这对于他的思想改造,争取重做新人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或许,你们的到来,可以让他打开心扉,迎接那一缕爱的阳光。
或许你们现在还不能原谅他,但是,他毕竟是你们的亲人,他也需要爱。至少,我请求你们尽快给他写一封家书,哪怕是责备也好,鼓励他改造也罢,总之只要是你们亲自写来的家书,都是他正视自己的罪行,主动改造自己犯罪思想的一个巨大动力……”
李发财在信中列举了好多的实例,说明一个罪犯是可以改造好的,可以重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家里有用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李发财的这第一封信,洋洋洒洒地写了足足有三千多字,厚厚的一叠啊。信封都鼓起了好高。像这样的信,他只要发现张中发的思想问题,都要写一封。
而且,他尽量避免了类似“罪犯”“监狱”等会刺激到家属们敏感心灵的词句。
就是这些信,催促着张中发的父母妻子,在张中发自己都要放弃的时候,给了他一丝希望。最后,终于让他从自卑自我封闭和自暴自弃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从给张中发写信,到全家来监狱接见他,这期间李发财呕心沥血做了多少工作?没人能够统计得出来。这是没法量化的水磨工夫,这是一个监狱警察自愿做出的一种无私的牺牲。
张中发看着五十一封信,就像看到了那个矮个子警察总是非常“严肃”但是又让人感觉怎么也不像严肃的神态。
他听说过李发财的各种英雄事迹,有时候真的不明白,这么一个看上去像个阳光大青年的中年警察,怎么这么心细如发?怎么似乎能够看到罪犯的心里去?怎么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砸开罪犯们心底那一道黑暗之门,让罪犯们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
第240章 救命的信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