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8章 强势整顿地方官场[2/2页]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爱跳的小袋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参会人员一阵沉默。

 这是一次实质性突破,也是一次技术与政治的联合进攻。

 赵斌嗓子发干:“尹总……你们这不是在交产品,这是在交一份国家命脉。”

 尹志绕神色坚定:

 “李书记敢做机制革命,我们就敢做设备突围。”

 “再不合上这条数据闭环,早晚我们的算法要跑在别人的芯片上。”

 李一凡点了点头,语气低沉却笃定:

 “你这步棋,走得对。”

 “我在制度上封他们的刀,你在硬件上掐他们的脉。”

 “要赌,就赌大一点。”

 邵陵机制试点专班正式挂牌三天后,李一凡亲自走访财政局、组织部、发改委等三大系统。

 在财政局调研时,他突然问道:“2012年到2015年这三年里,有多少项目重复拨款?交叉立项?”

 财政局长脸色一变:“这个……需要调后台系统数据,我们……”

 李一凡抬手打断:“不需要查了,我已经带人查过了。”

 “总数52个项目,涉及资金7.14亿,其中有17个项目出现同一项目主体在不同年份申报成功——三次。”

 “请问,怎么解释?”

 财政局长满头冷汗:“书记,那是……那是因为旧系统和省里接口不同……”

 李一凡望向站在一旁的纪委专员,淡淡道:

 “带回去备案,列为机制模型异常行为审查样本第一号。”

 “别担心,我们不定性,机制系统会自动计算偏离值,系统认定你清白,我就信。”

 话落,全场寂静。

 这就是机制的杀伤力——不是领导决定你冤不冤,是数据决定你有没有问题。

 机制平台在邵陵上线第五天。

 来自星城市的“年轻干部数据库工程组”正式入驻,将全市正科级以上干部过往五年内的岗位调动、责任项目、廉政情况、干部测评结果,全部数字化。

 第一轮系统运转只用了72小时,生成超2.8万条基础行为标签数据。

 赵斌将结果递给李一凡:“书记,现在就可以定人、定线、定项目。”

 李一凡轻轻点头:

 “那就定。”

 “从邵陵开始。”

 邵陵市委官网发布通告:

 “经省委机制试点组审议决定,邵陵市将开展干部数据画像工作试点,探索基于数据、行为、信任结构的组织治理新机制。”

 与此同时,新华社、大夏社、南方日报三家央级媒体联合发布:

 “机制复制进入‘第二城,地方治理结构变革深入推进。”

 “数据治理与干部评估结合,构建自我修复型体制模型。”

 而在遥远的华盛顿某个智库会议室,一名分析员将中微嵌入计划详细数据递交上去。

 他低声说:

 “大夏人不光在提交制度,他们开始交硬件。”

 “他们不光是在定义干部评分系统,是在定义——国家未来的运转语言。”

 会议室陷入久久沉默。

第478章 强势整顿地方官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