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章 电话也宰人[2/2页]

超级教师混都市 文丝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公共电话就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经济效益也能像雨后春笋吗,一杰老弟?”
      快言快语的陈一杰说:“我经营的公共电话在繁华地段,如果遵纪守法,一个月能苦一百来块钱。
      “如果深夜营业,一般也能苦二百来块钱。但是,夜里营业,怕被流里流气的人‘宰,我夜里从来不营业。”
      牛缺草疑惑地说:“每月苦一百来块钱怎么生活啊?”
      他说:“我这个人喜欢说实话,我这部电话每月都苦三四百块钱,一个月要苦一百来块钱,喝西北风还要等老天刮呢!”
      见何万年、牛缺草来了兴趣,陈一杰打开了话匣子,说经营之道就一个字:“宰!”
      一是“宰”外地人。
      外地人来沂北做生意啦,联系业务啦,走亲访友啦,一般都老老实实任“宰”不疑。
      我掌握他们办大事不惜小费的心理,回去有报销不报销两种情况,对要发票的人多“宰”,对不要发票的人少“宰”。
      举个例子吧,有一天早上刚开门,一外地人风风火火来要打电话,急着打了好几家,找了几个人。
      通话的意思是原材料涨价了,货还要不要,要多少。
      在请示厂长、书记、分管厂长后,他到了满意的答复。
      “结账,请给张发票。”
      我一看,他的话费是二十二块七毛,我毫不犹豫地说:“三十九块七毛。”
      他很不在乎,并给我一支高级香烟。
      你想想,我说四十二块七毛,五十二块七毛,他能不给钱吗?
      二是“宰”乡下人。
      你知道的,我们这里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天南海北,到处都有。
      打工人的父母思念子女心切,一时没收到信或者长时间没听到子女的声音,心里不踏实,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想去看看吧,农活多,不能离身,又要花很多钱,甚至还找不到,于是进城花钱给子女打电话的人很多。
      他们手捧子女寄来的电话号码,要我给他们拨号。
      我拨通了,当他们在“乖啊,我想你啊,怎么不来信啊……”之后,我把电话费十块说成二十块、十五块说成三十块,他们不仅不怀疑,而且还说:
      “值,值,值啊!不贵,不贵!能听到孩子的声音,花钱再多我也舍得,下次我还到你这里打……反正比去一趟划算。”
      三是“宰”本城人。
      我营业之初的宗旨是不“宰”本城人,后来发现本城人很“精”,你合情合理收费,他也认为被“宰”,十有八九都说我多收费。
      我后来想,不“宰”白不“宰”,“宰”了也白“宰”,白“宰”何不“宰”呢。
      于是我对本城人来打电话也开始“宰”了,只是分量要轻得多。
      本城人一般打市内电话,每次也不过“宰”下几毛钱。
      对门路“广”,要到邮政局查询的人,我早有准备。
      每次打的电话,十五分钟以后自动销号。
      你到邮政局去找人,三下五除二,十五分钟就过去了。
      所以,因为几毛钱,一般人都不找,找了也没有成功的……

第58章 电话也宰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