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好。”
牛缺草和江寒梅应和着。
吴昊介绍说:“驾驶员小贝。”
牛缺草笑着说:“贝书记好。今天,你辛苦了。”
小贝说:“应该的。”
孟钟慧疑惑地说:“牛老师,怎么称小贝是书记了?”
吴昊回头说:“不懂了吧?书本上没有吧?在沂北县,驾驶员官称书记。”
江寒梅也疑惑地说:“小孟是牛科长学生吗?怎么称老师了?”
吴昊又回头说:“不懂了吧?书本上没有吧?”
牛缺草向江寒梅复述了前面的谈话。
江寒梅高声说:“就是说,今天去旅游,是有条件的……”
吴昊再次回头,笑着说:“老舍《茶馆》中有句话,叫不要把那点小意思,弄成了不好意思……”
小车在飞奔,笑声在继续。
吴昊说:“九点多钟就到连云港了,先到什么地方啊?”
牛缺草说:“反正不去花果山,‘花果山上没花果,水帘洞中无水帘。”
江寒梅说:“的确去过几次了。”
小孟提议说:“去逛街吧?”
江寒梅不屑地说:“那破街有什么逛头?”
吴昊说:“中饭后,下午逛街吧……那上午去哪里?”
江寒梅说:“如果吴部长,而不,吴书记还没有确定地方,那让牛科长说吧。”
牛缺草昨晚就想好了去的地方,而且提前“备”好了“课”,又怕大家不感兴趣,便用书面语朗诵道——
“江苏省连云港有一座浪漫主义的山,叫花果山,众所周知;
“在这个‘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还有一座现实主义的山,叫孔望山,本应和花果山齐名,却鲜为人知。”
吴昊一锤定音,说:“同情弱者,上午登孔望山。”
江寒梅念叨着“孔望山”,问:“和孔子有关系吗?”
牛缺草说:“有关系啊。”
因为牛缺草提前“备课”,所以此时此刻滔滔不绝——
孔子当年登临这座山,东望大海,后人据此名之曰“孔望山”。
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秋天,连云港所在地的郯国的郯子到鲁国的国都曲阜去朝见国君。
当时在鲁国做官的孔子认为周王朝和鲁国的官僚机构体臃肿,便向郯子请教郯国的祖先“少昊之国”的官僚机制。
后来孔子又亲自“问官于郯”,并登山望海,遂使此山增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小孟高兴地说:“不愧为牛老师!就像大学语文老师讲课,很有水平。”
吴昊笑着说:“没拜错师吧?我有眼光吧?”
江寒梅说:“介绍得真好。”
上午九点多一点,吴昊一行来到孔望山下。
司机不登山,坐在车里待命。
四人开始登山。
孔望山不高,只有一百二十三米高。
虽是冬季,但景色却十分清幽。
拾级而上,鸟鸣不绝于耳,感到林愈静、山更幽。
不一会,在山道上正感到冷风扑面时,抬头忽见树木森森中,掩映着黑瓦粉墙的古老建筑……
第101章 孟钟慧拜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