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全县相关人员听说后,大骂郑抗美,说没见过“胳膊肘向外拐”……
11月初,《新花日报》总编郑洲、总编办主任赵抗美、发行处处长卞正发、驻运河市记者站站长王培和驾驶员老唐一行人来沂北搞重点报道。
说白了,开设市县专版之后,接着来一篇“大块头”的“头版头条”,都是报社每年一次的发行报纸的“规定动作”。
《新花日报》一行人在县委常委会议室采访县委书记包正时,因为涉及发行,陪同的人很多——
分管政工的县委副书记冯杈,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山,
宣传部分管新闻副部长郑抗美,
分管报刊发行副部长叶得快,
办公室主任古慕德,
新闻科科长牛缺草等都参加陪同采访。
在等待包正时,看着郑抗美散发的名片,赵抗美问郑抗美——
“郑部长,你是哪一个月出身?”
郑抗美回答:“十一月。”
赵抗美说:“看来,我和郑部长有‘两同两不同——同名不同姓,同年不同月。”
郑抗美说:“赵主任,你呢?哪一个月出身?”
赵抗美说:“九月,我们都是抗美援朝那一年生的,名字都叫‘抗美,所以说我和你是‘两同哟!”
郑抗美说:“对对,我们都是1956年抗美援朝那一年生的,1971年尼克松来中国的那一年,我高中要毕业前入伍的。”
赵抗美较真了,说:“不不,郑部长,抗美援朝是1950年开始的。”
郑抗美不容置疑地说:“我出生那一年,正直抗美援朝,我们庄上出生的小孩,男的叫‘援朝,女的叫‘抗美,多得很。”
赵抗美笑了,说:“郑部长是女的?哈哈哈……”
郑抗美认真地说:“男的取女的名字,父母认为对孩子有利。”
赵抗美微笑着说:“你1956年出生,1971年十五岁能入伍吗?十五岁能高中毕业吗?
“1966到1969年,史无前例时期,我们国家高中没有招生,你1971年怎么高中毕业啊?
“再说,据我所知,你是1950年出身的,尼克松是1972年来中国的……用我们卞主任的话来说,郑部长,我是轻视你、藐视你、还是鄙视你啊?哈哈哈……”
全场人都笑了起来。
在笑声中,牛缺草望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眼里云一层雾一层、嘴边欲辩无词的郑抗美,想到“似曾相识”的费稍的往事……
牛缺草想到沂北一句俗语:“猴见猴不跳。”
所有的猴子都特别顽皮的,乱蹦乱跳的;
但是,每当遇见比它更顽皮、更蹦跳的猴子,立刻老实安静下来……
包正和陪同而来的县委办主任钟利民、县政研室主任旬小桃来了。
与约定时间迟了十来分钟。
包正解释说是中午接待中央电视台采访耽误了一些时间。
接着,就表态说:“《新花日报》是省委、省政府的机关报,是指导我们工作的生动形象的‘红头文件……
“是宣传我们沂北的我们自家的重要载体,经济再困难,也不缺报纸订阅这几个钱钱!
“我代表县委、县政府,保证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新花日报》的订阅任务!”
第148章 猴见猴不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