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管……牛科长,你先告诉我,我再告诉范大美女。”
牛缺草直接对范星星说,还是我来直接说吧,有。
近年来,这个镇把发展板栗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来抓,
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走‘低杆矮化、良种配套、计划密植、就地嫁接的发展路子,
培育‘土专家一百多名,发展专业户三百多个,
建成了许口、花晏两个板栗专业村。”
于主任问:“牛科长,你刚才说,咱们县在省里夺得省名、优板栗炒用及兼用型两项桂冠。那么,咱们县还有炒用板栗的绝活吗?”
牛缺草说,有,的确堪称绝活。
板栗的食用方法一般是蒸和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在沂北还有妙不可言的糖炒板栗。
相传,这种糖炒板栗是项羽的随征夫人、在这里出生的虞姬传下来的。
每当项羽打了胜仗之后,他总要虞姬糖炒些板栗让他食用,以示庆贺。
其方法是把上等饴糖和栗子放在铁锅里,在大小适当的火候下反复炒制。
这种糖炒栗子,清脆可口,味道香甜。
据说,沂北人、清代乾隆皇帝的老师、礼部左侍郎胡简敬曾将这种糖炒栗子带进宫皇,作为宫廷御膳。
范星星说:“说的太好了,牛科长,你简直就是专家。”
郑抗美想要插话,被于主任制止,说:“牛科长,我们来的可是时候?”
牛缺草高兴地对他们说——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丹桂飘香季节,虞姬沟畔的板栗,一个个,一棵棵,一行行,硕果压枝,格外喜人。
“诗人寒星赞誉这里说:‘金秋一树攀刺猬,虞姬沟畔满枝肥。最是香甜大红袍,遐迩名闻亚欧非。”
郑抗美被冷落了,想说又不知说什么是好。
终于熬到结束了。
出了招待所房间,郑抗美就生气了,说——
“牛科长,吃饭,你陪着央视和省报的来的人;
“交谈,你在央视人面前不介绍我,不让我来介绍我县花木情况……”
牛缺草笑着说:“郑部长啊,人人都说‘窦娥冤,我比窦娥还要冤!”
郑抗美不解地说:“这‘窦娥是谁啊?你的女相好的吗?”
牛缺草笑着说:“冤上加冤哪……窦娥是关汉卿笔下的人物……你不是拿到中文专业的本科文凭了吗?怎么,这个你都不知道啊?”
郑抗美问:“这和文凭有什么关系吗?我还要买……我还要办研究生文凭呢!你说,这个关汉卿又是谁啊?我只听说过有个‘赵汉卿……”
牛缺草也不解地问:“‘赵汉卿?是谁啊?”
郑抗美得意地说:“不懂了吧?这个你都不知道啊?哈哈哈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赵汉卿嘛!”
牛缺草认真地说:“那是‘照汗青,‘照,是‘照耀的‘照;
“‘汗青,就是竹简……制作竹简首先要选择上等的青竹子,然后削成长方形的竹片,再用火烘烤。
“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像出汗一样……
“也就是说,‘汗青的原来意思是青竹出汗的工序,渐渐成了竹简的代名词了……”
郑抗美生气地说:“牛科长,怪得宣传部不少人说你说话不好懂,今天我才领教了……”
第151章 郑抗美吃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