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诗拿过来看了一下,说——
“我给大家读一下……
“题目是《包正同志对批示》,内容是……
“‘3月27日《运河日报》刊发了《沂北县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调查》,我认为写得很好……”
郑抗美大惊,拿过复印件,自己看了一下,没有吱声。
殷英也拿过来,看了一眼,不解地说:“这包书记怎么了?”
叶得快接过殷英递过来的复印件,说:“真的假的啊?”
巢诗拿过复印件,继续读道——
“……‘现有的劳力市场和劳动就业管理处,只是以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发挥劳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一语切中要害,请县劳动局调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一手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一手抓好劳力资源市场工作……”
众人面面相觑,巢诗不识时务,他笑着说:“包书记真是独具慧眼啊!”
其实,独具慧眼的还有运河市的行业专家。
尽管有不利因素干扰,例如市、县劳动部门因为被动,不看好《情况调查》;
市、县分管劳动部门的副市长、副县长不认可《情况调查》;
看领导颜色行事的宣传部门领导不敢正面肯定《情况调查》;
就是行业专家也不敢旗帜鲜明地给予肯定……但是,最终仍然给予《情况调查》全市1998年度报纸优秀作品二等奖荣誉——
对支持者来说,也说得过去了,全市二等奖嘛;
对反对者来说,也说得过去了,是二等奖嘛,也不是一等奖……
真正独具慧眼的是长江省的行业专家。
可能没有不利因素干扰吧,或者有干扰也被置之不理吧,给予《沂北县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调查》全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
后来,牛缺草把这些新闻稿件汇编成书,书名叫《走笔花乡》,收录这篇《情况调查》时,按统一体例,在文末附注——
“原载1998年3月27日《运河日报》,荣获运河市1998年度报纸优秀作品二等奖,荣获长江省1998年度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
书籍出版以后,有的读者疑惑——
“这里的一、二等奖和相应的省、市是不是搞错了?”
理由是:“市里二等奖,还能到省里得一等奖?”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
将来牛缺草还有在县里得了三等奖,在省里得一等奖的哩。
你不信是不是?朝下看呗。
同时牛缺草还有其他作品在县市也先后获奖。
薛山经常夸牛缺草是“获奖专业户”。
还有,专家评论牛缺草的《沂北县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调查》时指出——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沂北工商企业改制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可以说是“转轴拨弦,也成曲调”:
沂北工商企业改制先于党的十五大,又和党的十五大的“曲调”一致;
沂北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思路、做法,
和《某某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确保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完成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必须进一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曲调”高度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本篇《情况调查》公开发表三个月后,新华社1998年6月22日才对1998年6月9日中央的这个通知电发通稿。
第172章 包书记批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