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相等,意义不错啊……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某某宁主义——社会某某救中国;十月革命的故乡又一声炮响,让我们诞生了‘特色理论——中国救社会某某……”
高医生说:“你说得真好……可是大姨夫把上联中的‘就字改成了‘酒字,把下联中的‘和字改成了‘喝字……”
她听说牛缺草上腹部不适感一个多月了,且越来越重,最近几天吃点东西就吐,警告说——
“你这病啊,不要大意啊!要到省城查查胃部!”
牛缺草惊出一身冷汗,紧张地说:“咱们这里不能查吗?”
高医生提醒说:“实话告诉你,咱们这里仪器不行,二手的……识别图像的人更不行……再说了,‘乡村人有病去县城,县城人有病去省城,省城人有病去京城,京城人有病去汉城……”
牛缺草笑着说:“去外国干什么?”
高医生见怪不怪,说:“崇洋媚外呗……有人遇到思想问题,还去外国呢,你听——‘感觉自己太辛苦,就去看看井冈山;感觉自己活得累,就去看看普陀山;感觉自己不潇洒,就去看看旧金山;感觉自己不如人,就去看看八宝山……”
说笑中,高医生给牛缺草开了“胃友”之类的药。
电话铃响了,高医生强调:“吃了我开的药,三天内不见好转,你一定要去省城检查!”
跟牛缺草说“再见”了,她才接电话——
“你好啊,唐院长……我刚才忙啊,宣传部一位姓牛的科长来看胃病……你听说的啊……他得的可能是胃癌,晚期……”
“胃癌?晚期?”牛缺草听了高医生的话,如五雷轰顶,全身轻飘飘的。
拿了药,出了门。刚才进门时候看到的阳光灿烂的天气,变成了雾蒙蒙的。
推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不敢骑上去,怕栽倒。
脑子里首先想到十六岁的儿子,暑后才上高二,2000年夏天才能参加高考,自己能支撑到那个时候吗?
其次想到伍小亿,自己半路倒下,实在对不住啦……改嫁了吧,不怪你!
再次,想到年迈的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拉扯大,让他俩“白发人送黑发人”……
想到这些,牛缺草心如刀绞,潸然泪下……
继而,牛缺草想到自己经常被自己笑话的小孔——
农村青年小孔,下腹疼痛,来到医院看医生。
医生询问病情后,便在病历上写下病情及其所用药物。
小孔轻松拿药,回家按时服药。
回家后,闲来没事,翻看病历。
不看病历则可,看了病历,感觉天旋地转,再也起不来了。
茶饭不思,不吃不喝,说:“自己得了癌症了。”
小孔告诉父母说:“自己得了绝症,医生诊断的,病历上写得清清楚楚的。”
不识字的父母相信医生的诊断,便说:“儿啊,你还有什么要求啊?”
小孔哭着说:“就想到北京天安门前照一张相。”
父母劝儿子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去北京照相……你要撑着吃点儿饭才好去啊?”
儿子开始吃饭了……
几天后,小孔和父母辗转来到北京,在天安门前照了“全家福”。
小孔笑着说:“我这辈子的心愿,已经了了,死了也值得了!”
第173章 喝伤来医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