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缺草笑着说:“等什么啊,等到最后,也没发我的稿子啊!”
武军华说:“等到《运河日报》在二版刊出了,马投人又发话了,他的原话是——
“‘市报都刊出了,我们县报再刊登也没有必要了,冷庄又不是什么大典型。”
牛缺草不解地说:“他不用我这篇稿子,可能是因为在宣传部盖章的时候,他误会了我。
“可是我写了几篇小言论,都是送过来的,质量也不错的,有的在外面刊登还得奖,他为什么一篇也不刊登呢?”
武军华一阵哈哈大笑,笑得牛缺草莫名其妙。
周围其他休息、揩汗、喝茶的人都朝这里望着。
武君华说:“不懂了吧?”
牛缺草说:“是不懂。”
武君华说:“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
牛缺草诚心诚意地说:“是真不懂。”他把“真”字说成了重音。
武君华说:“《沂北日报》你常看吗?”
牛缺草说:“喜欢看,能发现新闻线索;不常看,因为宣传部没有《沂北日报》。”
武军华说:“你看没看言论?”
牛缺草说:“看的,喜欢看,楷体字在报纸上是‘浓缩的精品,能不看吗?
“除了社论、本报评论员的文章,马投人、人言、一把、马前卒的言论发的言论最多。”
武君华说:“我们《沂北日报》的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都是马投人写的;
“你说的‘人言、一把、马前卒等等也都是马投人的笔名。
“如果说言论是一张报纸一面旗帜,那么大旗、小旗,‘旗手就是他马投人一个人,找不出第二个……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你牛科长虽然是宣传部的,言论写得再好,对不起,到别的地方凉快去……”
牛缺草忽然想起不久前报社招聘大学生的事情,说——
“为了增添报社专业人才,进了六个大学生,这总没有猫腻吧?”
武军华见怪不怪地说说——
“有啊……王玉人进了报社,在名誉上、经济上都侵犯了马投人老婆狄媛……
“狄媛的弟弟狄建——我们报社的发行部主任,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如实向狄媛说了一切。
“狄媛正有难事有求于马投人,说‘不把王玉人开除也可以,但是我妹妹家的小燕燕现在大专毕业了,你要把她安排在你们报社,要正式进编制,不能是临时工。”
武军华说,马投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依然是“三步走”。
第一步“宣传发动”,说要在全省公开招聘大学生,准备在报纸印刷方面“告别‘铅与‘火,实行‘光与‘电”,上级领导当然批准。
第二步“组织考核”,把前来应聘的“层层筛选”,留下两个“没关系”真才实学的,掩护四个“有关系”滥竽充数的。
第三步“公示录用”,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破绽,时燕燕顺利进入报社。
为了“尊重人才”,报社新买了几套商品住房,专门命名为六个大学
第179章 引资引亲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