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华生气地说:“哎呀,什么‘坑害他哟,大煞风景……”
江寒梅对薛山说了什么,只听薛山说——
“一点小事,看出水平,牛科长不仅文章写得好,景点介绍得更好,值得我,值得其他人好好学习。”
登上高耸长城之上、宛如威武不屈的一员战将的城楼,牛缺草尽揽山、海、关雄姿。
近看,城楼内陈列着弓箭、盔甲、铁制竹节炮和铜炮等古代兵器,其中最显眼的是城楼左、右两侧分别陈列着的铁铸火炮。
据介绍,火炮是明朝崇祯年间制造的,炮身长二点七米,炮口内径十公分,重两千五百公斤;炮身上铸刻铭文“神威大将军”,是当时山海关的重要防御性武器,在战争中威力特大。
北眺燕山长城,巍峨蜿蜒,大有身临古战场之感。
长城蜿蜒于悬崖陡峭的山峰之上,崇山峻岭,排列如屏,直插云霄,时隐时现,似云带缠腰,如浓云带帽,难怪著名诗人贺敬之挥笔写下“碧海雄峰”四个大字。
南望北海,烟波浩渺。
最抢眼的是海边的老龙头,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这里,既是历代英雄志士经略的要地,又是历代文人雅士观景、饮酒、赋诗的场所。
乾隆帝的“日曜月华从太始,天溶海色本澄清”,
戚继光的“楼前风物隔辽西,日暮凭栏望欲迷”,
康熙帝的“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王一士的“风云阵就方成队,鱼鸟门分又作行”……
想到或看到这些诗句,牛缺草不禁随口吟诵。
最为难忘的,是有关山海关的人物。
牛缺草目睹一尊尊雕像,遥想一桩桩往事,似感一阵阵呼喊还在耳畔萦绕。
薛华指着徐达的塑像说:“牛叔叔,这山海关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啊?”
牛缺草告诉薛华,明代开国功臣徐达见这里“枕山依海,实辽冀咽喉”,亲自踏勘线路,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人,依山阻海筑长城及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
从此,山海关成了京东锁钥军事重镇。
不幸的是,徐达因生恶疮,英年早逝,令人伤神。
景泰五年,也就是1454年,朝廷敕令在山海关为徐达立庙祭祀,由内阁大学士商辂撰《显功庙记》,勒石立碑。
显功庙今已不存,但徐达筑长城之“功”永“显”后人。
殷英不知什么时候也在江寒梅身边。
殷英笑着说:“江局啊,你们一家就喜欢听我们牛科瞎掰掰啦,耽误照相啦。”
江寒梅笑着说:“牛科长知道得多,比照相有趣得多了。”
殷英又和牛缺草说话:“牛科啊,你知道的,我怎么不知道呢?”
牛缺草将要对殷英说什么,薛华指着一块悬挂着的巨匾说:“牛叔叔,快看。”
殷英也望了一眼,念道:“里、万、襟、雄。”
江寒梅笑了。
薛华也笑了。
殷英见大家笑了,得意地说——
&n
第194章 为英雄扼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