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缺草说:“‘叫人受不了?”
江寒梅解释说:“我和殷部长交换过意见,是说性描写太多了。”
牛缺草想起来了,王克曾经拿一篇得意之作让牛缺草“斧正”。
写的是三角恋,近一万字的短篇小说,有三分之二写性交过程。
处女那一点红,就比喻、拟人、夸张、排比了一千多字。
牛缺草当时“斧正”时指出过,王克却说:“你搞新闻不懂,这是当前一种最流行的写法……《金瓶梅》《肉蒲团》性描写最多,古今中外,谁能否定它?!”
薛华说:“牛叔叔,讲讲你爸爸田头的故事吧。你最会讲了,我爸说你,能把一般的事情,说得不一般。”
薛山笑了,江寒梅说:“这孩子,把爸妈的‘私房话都公开了。”
牛缺草说:“好吧……我爸是农民,当然,田头的故事嘛,是最多的啦……今天哪,我还是讲讲他老人家街头上的,也就是乡村集市上的故事吧……”
薛华说:“好啊,更有个性。”
牛缺草说,爸爸生于1924年3月1日,农历正月二十六。
他老人家几岁时就跟随在乡村集市上做买卖的长辈的身边,报价格、用秤称、找零钱,把买卖做得有模有样的。
后来,尽管在某国鬼子的嗥叫声中当过共产党领导的民兵,
在第三次内战的枪炮声中当过共产党领导的担架队员,
在“某面某旗”的猎猎声中当过人民某社的食堂会计,
在史无前例的嘈杂声中被批为投机倒把分子……
但是,他老人家无怨无悔,一直坚持在乡村集市上做买卖。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声中,他更是如鱼得水,今年,尽管虚岁七十五岁了,他仍然骑着脚踏三轮车来到离家二十多里的县城集市上摆摊设点
“托生七次站街头,多吃多少香酱油。”站了几十年“街头”的爸爸,不是“多吃多少香酱油”的问题了……
牛缺草感觉他是乡村集市上的资深淘宝人,他“淘”到了一个个无价之“宝”。
郑抗美不屑地问:“牛科长,‘报道不能随意拔高哟,你爸就一个普通农民,能‘淘什么‘宝啊?”
王克附和说:“宣传部不要被‘打假办缠上哟!”
薛华说:“牛叔叔,他们不懂,你用的是比喻手法,总体概括你爸爸的一些情况。这在我们语文课上,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牛缺草高兴地说:“小华,我的得意门生,我当年教语文也是这样教的。”
江寒梅说:“她啊,的确语文学得好。你就排除干扰,讲吧。我们都喜欢听。”
牛缺草说,为了在乡村集市上淘宝,爸爸没进一天学堂,却会写学会算,读讲古书,讲解古诗,受人称颂;
受到讥刺时,能委婉表达自己的语意;
做我《百家姓》《千家诗》等书的启蒙老师,让我终身受益;
醉酒昏睡时候,思维混乱,家常情况无法正常交流,但是,在牛缺草说出《百家姓》上句时候,他还能从头至尾背诵出下句……
第199章 乡村集市上[2/2页]